听宫 2012年04月3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听宫,经穴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多所闻。属手太阳小肠经。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一说“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针灸甲乙经》)。布有面神经分支及耳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直刺0.3-1寸。

标准定位

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取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

听宫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外耳道软骨。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分布着面神经分支及耳颞神经。皮肤薄,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耳颞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外耳道软骨处,深刺可达第一、二颈椎体前缘之间。

特异性

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功用

聪耳开窍。

主治病症

1.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失音症;

2. 其它:聋哑。

刺灸法

刺法:张口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耳部及半个面部。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

听宫配翳风、外关,有聪耳开窍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听宫配颊车、合谷,有清泻阳明之热的作用,主治牙龈炎,齿痛。

文献摘要

《甲乙经》:癫疾,狂,听宫主之。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铜人》:治耳聋。

《大成》:主治失音。

研究进展

三叉神经痛 针刺听宫,留针1至数小时,治疗63例,效果好。

面痛 电针听宫、听会、翳风,用连续波。

外耳道炎 用激光直接照射耳腔10分钟,听宫、听会各照射5分钟。

耳聋 突发性耳聋,先以右手拇指尖按压患侧听宫、翳风,使患者有痠麻感,然后再针刺听宫、翳风。

对内耳的调节

据报道针刺听宫穴,对实验性动物的耳聋对对照组比较,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发现针刺组其损伤曲线在第二回,显著减轻,证明针刺能改善实验动物、耳蜗微循环及毛细胞营养供应,能减轻毛细胞坏死。又通过耳蜗电位变化,发现针刺组可使部分耳蜗电位增高,提示耳蜗功能有改善。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