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庭 2015年06月24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为足太阳、阳明、督脉的交会穴。神,神明;庭,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神庭,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标准定位

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仰靠坐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特异性

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功用

宁神醒脑、降逆平喘

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一般沿皮刺0.3~0.5寸;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配伍

本穴配列缺治头痛;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50.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普济》: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