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 2012年09月13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脑灌注血流显像介入试验是指利用介入因素,包括药物干预、器材干预、物理干预、生理负荷(冷、热、声、光)和各种治疗等,使脑的血流灌注和功能发生改变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操作名称

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

适应证

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适用于:

1.致痫灶定位,在癫痫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显像,协助判断定位致痫灶的位置。

2.在醒觉期(棘波发放间期)和睡眠期(棘波发放期)显像,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童良性癫痫。

3.评价脑血管的储备能力,预测脑血管意外。

4.早期诊断短暂脑缺血性发作(TIA),检测隐匿性脑缺血性病灶和小梗死灶。

5.判断脑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包括脑血管病、Alzheimer病、Parkinson病等。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准备

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方法

1.显像剂

(1)123I-异丙基安非他明(IMP)用量111~222MBq(3~6mCi),弹丸式静脉注射或静脉注射。

(2)99mTc-双半胱乙酯(ECD)用量740~1110MBq(20~30mCi)/1~2ml,弹丸式静脉注射或静脉注射。

(3)99mTc-六甲基丙烯胺肟(HMPAO)用量740~1110MBq(20~30mCi)/1~2ml,弹丸式静脉注射或静脉注射。

(4)133Xe是一种中性脂溶性惰性气体,多为吸入,用量185~370MBq(5~10mCi)/1~2ml。

(5)显像剂要求使用99mTc标记化合物时,99mTc标记化合物放化纯度应>90%,若低于此,则因游离99mTc和其他杂质量相对较多,使得头皮、颅骨、静脉窦、鼻腔及软组织内放射性浓集增高,易造成脑内放射性分布紊乱,甚至产生伪影。使用99mTc-HMPAO时,应在标记后30min内使用。

国内以使用99mTc-ECD为多。

2.操作程序

(1)使用123I-IMP时,要用复方碘溶液封闭甲状腺,一般在检查前2~3d开始服用,检查后仍须服用2~3d,即连续服用5~6d。不同年龄的用量见表1。

(2)使用99mTc-HMPAO或99mTc-ECD时,注射前30min~1h令受检者空腹口服过氯酸钾400mg,以封闭甲状腺、脉络丛和鼻黏膜,减少99mTcO4的吸收和分泌。不同年龄的使用量见表1。

(3)视听封闭,令受检者闭目带黑色眼罩,用耳塞塞住外耳道口,5min后由静脉弹丸式注射或静脉注射显像剂。

(4)调节探头的旋转半径和检查床的高度,使其适于脑显像的要求。

(5)令受检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头部枕于头托中,用胶带固定体位,保持体位不变直至检查完毕。

(6)若采用体外OM线显像时,调节头托使眼外眦和外耳道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7)使用动态SPECT(D-SPECT)时,接通呼吸机,将呼吸面罩戴在口鼻上,适当加压确保密封性,以防止133Xe泄漏。

(8)显像期间把检查房内的灯光调暗,保持室内安静。

3.介入方法  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主要有五大类:

(1)药物介入试验,包括乙酰唑胺介入试验、贝美格(美解眠)药物诱发试验、尼莫地平介入试验、乙酰肉毒碱介入试验、抗胆碱药物介入试验、抗精神药物介入试验、双嘧达莫(潘生丁)介入试验、腺苷介入试验、CO2负荷试验等。

(2)人为干预介入试验,包括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睡眠诱发试验、直立负荷试验、颈动脉压迫试验(Matas试验)、Wada试验等。

(3)生理刺激试验,包括肢体运动、视觉、听觉刺激试验、躯体感觉刺激试验等。

(4)认知作业试验,包括记忆试验、听觉语言学习试验、计算试验、思索试验等。

(5)物理性干预试验,包括磁场干预试验、低能激光照射试验、针刺激发试验等。

4.操作程序

(1)连续双次显像:指在同体位下介入试验前和在介入试验中或后,间隔25~30min进行两次SPECT显像。介入试验前显像弹丸注射99mTc-ECD444MBq(12mCi),小儿按14.8kBq(0.4mCi)/kg给药,注射后5min显像。在介入试验中或完成后时,再次静脉注射666MBq(18mCi),小儿按22.2kBq(0.6mCi)/kg给药,5min后再次显像。

(2)双次显像:适于不能在同体位进行介入试验的显像,如癫痫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药品治疗前后、手术治疗前后、认知作业等。两次显像的体位尽可能一致。99mTc-ECD注射量参照第一节,但介入试验后的注射量应为介入试验前的1.4~1.6倍。

(3)仪器条件:

①SPECT探头配置低能高分辨型、通用型或扇型准直器。

②探头旋转半径以12~14Cm。

③采集矩阵128×128,旋转360°,5.6°~6.0°/帧,共采集64帧影像。

④采集时间123I标记物40~60s/帧,99mTc标记物15~20s/帧。

⑤倍数放大,圆形探头(Φ400mm)Zoom1.00,矩型探头(500×370mm)Zoom1.6~1.78。

⑥能峰140keV,窗宽20%。

⑦脑组织的净计数率40~80k/帧或者3~5k/s。

133Xe动态SPECT显像探头配置扇束准直器,能峰80keV,窗宽20%;其他条件同上述。

5.影像重建条件

(1)前滤波,先用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滤波,123I标记物推荐使用截止频率(fc)=0.5,陡度因子(n)=12,99mTc标记物推荐使用fc=0.35~4.0,n=12~20。各单位应参照所用厂家仪器说明书推荐值或本实验室参考值。

(2)反向投影重建,用Ramp函数滤波反投影重建原始横断层影像,推荐层厚2~6mm。

(3)衰减校正,Sorenson法和Chang法是常用的衰减校正法,使用123I标记物时,推荐μ=0.11Cm-1,使用99mTc标记物时,推荐μ=0.12cm-1。

(4)冠状和矢状断层影像制作,层厚2~6mm。

(5)三维表面影像(3DSD)重建,阈值30%~40%。

(6)影像组合显示:将介入试验前和介入试验中或后断层影像归一化后在同一屏幕上组合显示,使其位置、大小和色调一致,并摄片。摄片条件同脑血流灌注显像。

(7)数字减影技术:

①一般减影,以介入试验中或介入试验后的投影数据或断层影像为被减像,以介入试验前投影数据或断层影像为减像,得到实际介入试验投影数据或断层影像。投影数据按第一节方法重建断层影像。然后,再行影像组合显示和摄片。

②匹配减影,非同体位双次显像时,两次显像的体位很难一致,匹配两次横断层影像的X轴、Y轴和Z轴后再进行减影。

③差值减影,用上述方法获得介入试验前、中或后的断层影像,可继续作为被减像,以介入试验前影像作为减像,得到差值像,更直观地显示脑局部血流灌注和功能的变化。

(8)定量分析法:除可采用第一节的方法外,还可以在介入试验前、中或后的断层影像某区域和镜像部位提取计数,计算变化率,评价介入试验对脑局部血流灌注和功能的影响程度。

注意事项

1.介入试验特别是药物介入试验,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进行介入试验前必须熟知所实施介入试验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危险,要针对介入试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必要拮抗药品和抢救措施,防治发生意外。

2.在进行癫痫诱发介入试验时,如果有条件最好使用脑电图仪监测,当典型癫痫波出现或出现临床发作,应立即注射脑灌注显像剂,同时终止诱发。

3.剥夺睡眠诱发试验虽然简便,但难度较大,有时很难坚持不睡眠,故在试验前一定要向受检者交待清楚本试验的意义求得配合;对于儿童患者要嘱家长积极配合,确实做到不睡眠达18~24h以上。

4.数字减影技术难度较大,其关键点在于头部固定、层与层的一致和像素的匹配。如果在位置,层与层不一致或像素不匹配的情况下做减影处理,势必造成假性脑内结构的错乱,影像模糊,分辨率下降。

5.其他注意事项

(1)数据采集时患者头部位置变动,会严重影响影像质量,重建的断层影像见脑内各结构紊乱。为防止头部移位,要用胶带强制固定。对神经或精神症状明显、小儿和不能合作的患者,预先应给予镇静剂。

(2)封闭不够,使用99mTc标记化合物时即便放化纯度>90%,但若未使用过氯酸钾封闭脉络丛、鼻黏膜或封闭不够时,有时可见静脉窦轻度显影,特别是鼻黏膜内放射性浓集明显,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在进行3DSD显示时可见鼻腔显影,严重干扰影像。

(3)有条件者可应用PET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