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砂煎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处方

黑附子2个,各重16克以上(炮,去皮、脐,剜作瓮子)木香9克 破故纸(隔纸微炒)荜茇(真者)各30克 硇砂9克

制法

先将硇砂用水150毫升,续续化开,于瓮内熬干为末,安在附子瓮内,却用剜出附子末盖口,用和成白面裹,约半指厚,慢灰火内烧,呈均匀黄色,去面,同木香等药为细末,却用原裹附子熟黄面为末,醋调煮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积块痃癖。

用法用量

每服15~30丸,生姜汤送下。屡有神功。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四

《圣惠》卷八十

方名

硇砂煎丸

组成

硇砂1两(细研),狗胆2枚,芫花1两(微炒,以上3味用头醋2升熬如稠膏),虻虫半两(微炒,去翅足),水蛭半两(炒令黄),麒麟竭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琥珀半两。

主治

产后恶露不下,心腹胀,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以红花酒送下3丸,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前膏中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苏沈良方》卷四

方名

硇砂煎丸

别名

硇砂丸

组成

硇砂1两(拣通明无石者,别研令如粉),舶上茴香1两(略炒),当归1两(无灰酒浸1宿,去芦了,薄切片子焙),金铃子3两(洗过切破,4两无灰酒浸1宿,候软以刀子削下瓤,去皮核不用),肉苁蓉1两(无灰酒浸1宿,薄切作片子,干),穿心巴戟1两(无灰酒浸1宿,去心用),天雄1两(无灰酒煮500-700沸,候软刮去皮),槟榔1两,木香1两,沉香1两,黑附子1两,阿魏半两(米醋磨成膏入诸药)。

功效

养血,去积滞,化气消食,补益真气。

主治

一切积滞。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无灰酒煮,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临床应用

产后下痢:予家妇尝病蓐中下痢,日久甚困笃,百方不愈。士人李潜善医,曰:蓐中下痢,与他痢不同,常痢可用苦涩药止之,蓐中痢生于血不足,投涩药则血愈不行,痢当更甚。为予作硇砂法。先以桂丸下之,次投此丸,日九十丸,痢顿减半,次日遂愈。

附注

硇砂丸(《普济方》卷三五五)。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施园端效方》

方名

硇砂煎丸

组成

硇砂2钱,槟榔1钱,牡蛎半两(烧),滑石半两,海金砂半两,川楝子半两,麻子仁(别研)半两。

主治

男子阳衰阴盛,下元真虚,膀胱小肠气块坠痛,诸方不愈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葵子汤送下,日进2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豆大。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方名

硇砂煎丸

组成

硇砂半两(研如粉,入后皂荚汁中同煎至1升,下酒5升再煎至1升,下童子小便3升,不住手搅煎至半升住火),皂荚10挺(内5挺以水5升浸1宿,去皮,每挺为3截,用生姜5两,取自然汁蘸,炙姜汁尽为度,去子捣,内5挺灰火煨熟,去皮椎碎,于前浸皂荚水中,揉洗,生绢滤去滓,入铛内煎),槟榔1两(生用),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附子1两(生用),地龙(去土炒)1两,天麻半两(生用),半夏2两(汤洗7遍,焙干生用)。

功效

通百脉,暖下元,解风结,润身体,畅四肢,坠痰涎,明耳目。

主治

脚弱浮肿,大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男子忽脚膝软,头旋恶心,不畏饮食,心间胀满,行履不得,用豆淋酒并童子小便送下;男子忽脚膝风痛,行履不得,口干舌涩,只豆淋酒送下;并空心日午2服;男子干脚气发动,脚膝烦疼,腰脚酸,心躁闷干渴,见粥药皆呕逆,及汗出气喘,此是干脚气冲心,人多不辨,乃为伤寒候,若见此疾,先取牵牛子1两生用,陈橘皮1钱同为末,取黑豆2合炒半熟,以童子小便8合浸后,滤去豆,入生姜自然汁2合搅匀,分为3盏,调牵牛、橘皮末1钱匕,当日进3服,共60丸立瘥;男子手脚拘急,背髆烦疼,身心躁闷,此是风毒欲发,温酒送下;男子鼻塞耳聋,腰脚重滞,此是肾脏风毒气,葱酒送下;妇人血气闷乱,刺心欲绝者,煎当归酒送下;产后手脚挛急,口干不食,烂研芥子酒送下;妇人血海不通,煎红花酒去滓送下;妇人血气诸疾,荆芥酒送下;妇人血风诸疾,薄荷酒送下。

加减

加麝香、龙脑为丸更妙。

制备方法

上八味,将七味捣罗为末,入硇砂煎中,于火上搅匀,硬软得所,取出捣300-500杵,丸如梧桐子大,稍硬,更入熟蜜和丸,焙干,用瓷器盛,勿令透气。

用药禁忌

有娠妇人不得服。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