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 2009年01月2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疾病概述

类风湿结节是一种较硬、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结。临床上可分浅表结节和深部结节两种类型。类风湿结节多见于类风湿高度活动、血沉持续增快合RA阳性时,是确诊类风湿与判定病变活动度的标准之一,且表示预后不良。

疾病描述

1990年Sanchez首先报告。

症状体征

本病的特征是:在手、臂伸侧和关节的伸侧有对称分布的结节红斑、斑块等皮损及具有重症关节炎症状。可出现溃疡。

疾病病因

病因不详。

病理生理

皮损的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有较密集的弥漫性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但无血管炎的表现。

诊断检查

主要依据组织病理。

治疗方案

治疗一般用水杨酸盐或抗疟药如羟氯喹。氨苯砜可能有效。重症者可用皮质类固醇、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