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 2017年06月05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医·溃疡

溃疡:1.经外奇穴名;2.病症名。

经外奇穴名·溃疡

溃疡为经外奇穴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1.。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

溃疡穴的定位

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间旁开5寸处[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1.。左右计2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1.

主治病症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1.

刺灸法

刺法

一般斜刺0.3~0.5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1.

灸法

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1.

症状名·溃疡

溃疡(ulcer[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为症状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为疮面破溃的疮疡[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发生于皮肤黏膜表面,因坏死脱落而形成缺损溃烂[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出《周礼·天官》:“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中医习惯上把自溃或切开的疮面称为溃疡,不同于现代医学所说缺乏愈合倾向的损害[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溃疡多属虚证[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

化脓性溃疡

化脓性溃疡(suppurative ulcer),疮面边沿整齐,周围皮肤微有红肿,一般口大底小呈堤形,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的表现[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压迫性溃疡

压迫性溃疡(oppressive ulcer),又称“缺血性溃疡”。压迫所致的溃疡,呈浅盘状,初期皮肤暗紫,逐渐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的表现[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疮痨性溃疡

疮痨性溃疡(tuberculous ulcer),疮痨所致的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疮口愈合缓慢或反复溃破,经久难愈的表现[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岩性溃疡

岩性溃疡(cancerous ulcer),溃疡疮面多呈翻花状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的表现[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梅毒性溃疡

梅毒性溃疡(syphilitic ulcer),梅毒所致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秽分泌物的表现[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溃疡的中医治疗

宜服调补气血、醒脾健胃之剂,如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外用各类去腐生肌散(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如溃后仍焮肿而痛者,为热毒未尽,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

西医·溃疡

溃疡是皮肤或粘膜局限性不易愈合的病理性缺损。多由局部损伤、感染或局部血液循环、代谢及营养障碍等引起。其组织学特点为皮肤或粘膜上皮及其下组织不同深度的坏死,底部常有炎症反应。常见溃疡易发部位为口腔、胃肠等消化道粘膜、泌尿生殖道粘膜、鼻喉等呼吸道粘膜及皮肤,尤其下肢皮肤。溃疡可呈急性或慢性过程,如能消除病因或治疗原发病,急性溃疡多可治愈,慢性溃疡治疗困难,且有癌变危险,更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