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 2015年03月18日修订版

BY wangyuan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火麻仁

火麻仁

Fructus Cannabis

(英)Hemp seed

别名 大麻仁、麻仁、麻子。

来源 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3m。茎表面有纵沟,灰绿色,密生柔毛。掌状复叶互生或下部叶对生;小叶3~11,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有粗毛,下面密生灰白色毡毛;叶柄细长;托叶线状披针形。花单性异株;雄花成疏生的圆锥花序,黄绿色;雌花丛生于叶腋,绿色,每花有一阔卵形苞片,花被片1,薄膜状,雌蕊1。瘦果扁卵形,外围以黄褐色苞片。花期5~6月,果期7月。

全国各地有栽培。

采制 8~9月果实成熟后割取果穗或连茎割下,晒干,打下果实。

性状 果实卵圆形,长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至灰黄色,微有光泽,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状纹理,两侧边有棱线,基部有圆形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枚,类圆形,种皮菲薄,暗绿色,子叶肥厚,富油质。味淡。

化学成分 种子含胡芦巴碱(trigonelline)、异亮氨酸甜菜碱(L(d)-isoleucine betaine)、麻仁球朊酶(|edestinase)、亚麻酸、亚油酸等。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润燥滑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附注 大麻的雌花枝和果穗亦入药,能镇痛、麻酸、致幻、有成瘾性。

火麻仁中毒

火麻仁又名麻子仁、麻仁、大麻仁、白麻仁、线麻子等,属润下药,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含有葫芦巴碱、脂肪油等。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压,降胆固醇,抗生育等。[参考资料]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78.  

不良反应机制

其含有的毒蕈素胆碱及酚性成分,有毒蕈碱样作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毒性反应,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对心脏传导系统及心肌也有抑制作用。[参考资料]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78.  

临床表现

潜伏期1~12h。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发麻、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视、幻听、瞳孔散大、昏睡、震颤、抽搐、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亡。[参考资料]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78.  

治疗

火麻仁中毒的治疗要点为[参考资料]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78.  :

1.促进毒物排出

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或用2%的鞣酸温盐水洗胃。口服药用炭或通用解毒剂,硫酸镁导泻,静脉输液加维生素B1、B6、C等药物。

2.对症治疗

有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者及时纠正;有心衰者可给予洋地黄制剂;对于过度兴奋者,可给溴化物、水合氯醛等镇静剂;昏睡者可给适量兴奋剂。

火麻仁药典标准

品名

火麻仁

Huomaren

CANNABIS FRUCTUS [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勘误《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内容的通知(国药典综发〔2010〕246号).2010-09-28.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勘误《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内容的通知(国药典综发〔2010〕246号).2010-09-28.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长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再加乙醚20ml洗涤,弃去乙醚液,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l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火麻仁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1: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乙醇溶液一硫酸(1:1)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火麻仁饮片

炮制

火麻仁

除去杂质及果皮。

炒火麻仁

取净火麻仁,照清炒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有香气。

鉴别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

10~15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热,防蛀。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