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药典标准

中药名称

槐角丸

拼音名

Huaijiao Wan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涩。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栅状细胞1 列,长100~190μm 。
  纤维细长,微弯曲,壁稍厚,非木化。
  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
  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30μm 。
  (2) 取本品大蜜丸或小蜜丸9g、水蜜丸5g,切碎,加等量硅藻土,研匀,水蜜丸研碎,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使溶解,再加浓氨试液3 滴,滤过,滤加盐酸3 滴,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加甲醇2ml 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 、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甲醇-水(6:0.3: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喷以2% 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 取本品大蜜丸或小蜜丸4g、水蜜丸2.5g,切碎,加等量硅藻土,研匀,水蜜丸研碎,加乙醇15ml,浸渍1 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2g,加乙醇1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 、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白色荧光斑点。
  (4) 取本品大蜜丸或小蜜丸4g、水蜜丸2.5g,切碎,加等量硅藻土,研匀,水蜜丸研碎,加氯仿20ml、浓氨试液1ml ,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防风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 、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4: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荧光斑点。

处方

槐角 (炒) 200g 地榆 (炭) 100g 黄芩 100g枳壳 (炒) 100g 当归 100g 防风 100g

制法

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45~55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或加炼蜜130~150g 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功能与主治

清肠疏风,凉血止血。
  用于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 2次。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槐角丸说明书

药品类型

中药

药品名称

槐角丸

药品汉语拼音

药品英文名称

成份

性状

作用类别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

规格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一日2次。

禁忌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服药后可有轻度腹泻。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保持大便通畅。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大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内痔出血过多或原因不明的便血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御药院方》卷八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1斤(麸炒令焦,熟拣净),黄耆(锉)4两,枳壳(麸炒,去瓤)4两,熟干地黄4两,当归4两,防风4两,木香1两。

主治

肠风痔疾,大便涩滞,气结不通,饮食衰少,面黄肌瘦,或下血不止,或在便前,或在便后者。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炒)144两,红花12两,黄芩96两,防风48两,槐花(炒)96两,地榆炭96两,赤芍48两,大黄48两,枳壳48两,当归48两,生地96两,荆芥穗48两。

功效

疏风凉血,泻热润燥。

主治

大肠火盛,滞热便秘,肠风下血,痔疮痛痒。

用法用量

蜜丸每服1丸,水丸每服3钱,空腹温开水送下,1日2次。

制备方法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或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用药禁忌

忌食辛辣厚味。

《医级》卷八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4两,侧柏叶(炒)2两,荆芥(炒)2两,白术(炒)2两,枳壳1两,黄芩1两,地榆1两,当归1两,防风1两。

主治

肠风下血,及脾胃虚而不调,粪后带红,脱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米汤送下。

制备方法

米糊为丸。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3两(炒),防风1两半,黄芩1两半(炒),当归3两,枳壳8钱(炒),升麻5钱,地榆3两(炒),生草5钱。

主治

肠风痔血,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为丸。

各家论述

方中槐角清大肠以凉血,地榆涩血室以止血,黄芩清热宽肠,防风疏风胜湿,当归养血脉,枳壳破滞气,生草缓中泻火,升麻散热升清也。醋丸米饮下,使热散气清则结化风消而广府肃清,何肠风痔血之不痊哉!此疏利之剂,为肠风痔血之专方。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子8两,槐花8两,槟榔4两,黄芩3两,刺猬皮2个(酒浸,焙)。

主治

痔漏。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当归、地骨皮、猬皮(炙)各等分。

主治

痔瘘。

用法用量

每次空心服50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扶寿精方》引朱上卿方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子1两,枳壳(麸炒)5钱,当归尾(酒洗)5钱,黄芩(酒洗)5钱,黄柏(酒洗)5钱,侧柏叶(酒洗)5钱,黄连5钱,荆芥穗5钱,防风5钱,地榆5钱。

主治

肠风下血,不间粪前后,远年近日。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米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药禁忌

忌生冷。

《血证论》卷八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3钱,地榆2钱,黄连1钱,黄芩3钱,黄柏3钱,生地3钱,当归3钱,川芎1钱,防风2钱,荆芥2钱,侧柏2钱,枳壳2钱,乌梅3枚,生姜1钱(汁)。

功效

清火和血。

主治

肠风下血。

各家论述

方中防风、生姜以祛外来之风,乌梅、荆芥以治内动之风。为肠风立法,本于仲景白头翁及葛根诸汤之意。

《直指》卷二十三

方名

槐角丸

组成

槐角1两,防风半两,地榆半两,当归半两,枳壳(制)半两,木贼半两,茯神半两。

主治

肠风泻血,脱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