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 2010年03月1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人体器官名

五脏之一。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为五脏之华盖,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朝百脉而主治节,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搏之官,治节出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素问·经脉别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素问·五脏生成》:“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肺(lungs)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分成第二级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叶,每支第二级支气管又分出第三级支气管,每支第三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段(图2-33),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图2-32)。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表面覆被一层光滑的浆膜,即胸膜脏层。

图2-32 肺泡模式图

(二)左肺

1、尖后段支气管

2、尖后段支气管

3、前段支气管

4、上舌段支气管

5、下舌段支气管

6、尖(上)段支气管

7、内前底段支气管

8、内前底段支气管

9、外侧底段支气管

10、后底底段支气管 

(一)右肺

1、尖段支气管

2、后段支气管

3、前段支气管

4、外段支气管

5、内段支气管

6、尖(上)段支气管

7、内侧底段支气管

8、前底段支气管

9、外侧底段支气管

10、后底段支气管

图2-33 肺段模式图

胎儿降生前,肺无呼吸功能,构造致密,比重大于1(1.045-1.056),入水则下沉。降生后开始呼吸,肺泡内充满空气,呈海绵状,比重小于1(0.345-0.746),故可浮于水中。法医常利用这一点,鉴定胎儿死亡的时间。

肺的呼吸部

第17~19级为呼吸性细支气管,为过渡地带,因为在此段已有肺泡即具有呼吸功能,故亦称为过渡地带。有散在的肺泡夹杂其间。20~22级为肺泡管,肺泡管的管壁实际上完全由肺泡组成,肺泡的开口面向管腔。肺泡囊是呼吸道分支的最后一级,形成盲端,每个肺泡囊约由17个肺泡组成。肺泡即是气体交换的地方,是肺的呼吸部分。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也都有呼吸功能的部分。

成人肺泡约有3~4亿个,总面积可达100m2。肺泡是多面形有开口的囊泡,大小不一,泡壁很薄,泡内气称为肺泡气。应用电镜及组织化学研究发现肺泡表面有Ⅰ型和Ⅱ型两类上皮细胞,其中Ⅰ型占大多数。Ⅰ型细胞又称扁平细胞,肺泡表面大部分由此种上皮封表,很薄,在人约0.2μm厚。应用电镜观察,能清楚地显示出肺泡上皮下方及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外方各有一层基膜。因此可以清楚地说明,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至少要经过肺泡上皮及基膜、组织间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数层结构。这几层统称为呼吸膜,总厚度不到1.0μm,通透性如气体易于扩散。肺泡壁上的Ⅱ型细胞又称分泌细胞,它分泌一种由磷脂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表面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以单分子层铺盖在液泡的内表面,它能疏松肺泡层液体的分子结构,从而可以减少由肺泡液层与气层间所造成的表面张力,这种表面张力使肺泡趋向缩小,是肺泡缩小的一个重要因素。相邻肺泡之间的组织称为肺泡隔,其中含有极丰富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等结缔组织。毛细血管保证了外界气体与血液间的交换;弹性纤维包绕肺泡,使肺泡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弹性回缩力。

肺的导管部

支气管进入肺内后反复分枝,其大小分支好像一棵倒置的树,故又称为支气管树。如以气管为0级,主支气管为1级,以此类推,每经过一级,就有一次分叉,一直分叉到23级。每一次分叉,下一级的口径变小,但由于分枝管管数目成倍增加,呼吸道的总横截面积逐级增加。分级从开始到16级为肺的导管部,无气体交换功能,主要是气体进出的管导,其中1~11级管壁有不规则的软骨支持,有少数平滑肌,但到12~16级分支段为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管壁软骨消失,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平滑肌收缩和舒张会影响细支气管的口径大小。从细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的管腔大小直接影响进入肺泡内气体的流量。而管壁的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

肺的血液循环

肺有两套血管。一套是肺循环血管系统,它由肺动脉、毛细血管网和肺静脉组成。肺动脉内为右心室射出的血液,内含CO2较多,含O2较少为静脉性血,经肺动脉进入肺门以后,其分枝与支气管树伴行,然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肺泡,其中静脉血与肺泡内空气进行交换,摄入O2,排出CO2,成为含O2较多而CO2较少的动脉性血,完成肺换气。毛细血管网静脉端再逐渐汇合成小静脉,最后汇合成肺静脉。血液流经它们进入左心房。肺动脉平均血压只有1.7kPa左右,约为主动脉平均血压的1/8。肺血管阻力也只有体循环的1/8。肺毛细血管平均压为0.92kPa。肺静脉的终点,即左心房平均压为0.25kPa。因此,肺循环是一种低压力、低阻力、大流量的血管系统。由于肺循环的毛细血管压力远远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故将组织中的液体吸收入毛细血管的力量较大。现在一般认为肺泡组织液的压力为负压,使肺泡膜和毛细血管壁互相紧密相贴,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同时还有利于肺泡内液体的吸收,使肺泡内没有液体积聚。肺的另一套血液循环是体循环中的支气管循环分支,它供给气管、支气管以及肺的营养。

肺的血容量

肺部的血容量约为450ml,占全身血量的9%。由于肺组织和肺血管的可扩张性大,故肺部血容量的变化范围较大。在用力呼气时,肺部血容量减少至约200ml;而在深吸气地可增加到约1000ml。由于肺的血容量较多,而且变化范围较大,故肺循环血管起着贮血库的作用。当机体失血时,肺循环可将一部分血液转移至体循环,起代偿作用。在每一个呼吸周期中,肺循环的血容量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并对左心室输出量和动脉血压发生影响。在吸气时,由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的血量增多,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也就增加。由于肺扩张时可将肺循环的血管牵拉扩张,使其容量增大,能容纳较多的血液而由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的血液则减少。但在几次心搏后,扩张的肺循环血管已被充盈,故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的血量逐渐增加。在呼气时,发生相反的过程。因此,在吸气开始时,动脉血压下降,到吸气相反相的后半期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在呼气相的后半期达到最高点。在呼吸周期中出现的这种血压波动,称为动脉血压的呼吸波。

指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之一。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即该经起自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中府),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至肘中(尺泽)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少商)。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商阳)。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指肺的真脏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推拿部位名

又名肺、肺金。位于无名指远端指骨的腹面。能止咳化痰。《小儿按摩经·手法歌》:“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参见五经条。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