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2009年01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齿   解剖学名词。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等篇。又名牙。为口腔内咀嚼食物之重要器官。《灵枢》:“唇至齿,长九分。”“齿者骨之所终也。”《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称:“齿作骨之荣华。”属足少阴肾经。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髓之年养;肾之标寄于齿,肾实则齿坚牢,肾虚则齿浮动;肾热袒动,齿痛不已。又齿有上下之分,足阳明之脉入于上齿,手阳明之脉入于下齿。《灵枢·经脉》:“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是上、下齿之经络所属。又《外科大成》卷三称:“当门为齿,上属督脉,下属任脉。两傍为牙,上属足阳明胃经,下属手阳明大肠经,夫牙者,骨之标而属肾,牙之生如木之栽于土也。”历代医学家对齿之解剖位置,经络属性、生理功能等之大体认识,关于齿之病理反应。如《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所述:“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必燥胃津,必耗肾液。”“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上炎也。”齿在疾病诊断和判断预后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