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阴虚火旺证 2018年09月14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定义

鼻衄·阴虚火旺证(epistaxis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又称虚火鼻衄,是指阴虚火旺,迫血妄行,以鼻衄,骨蒸潮热,口燥咽干,烦躁失眠,盗汗,颧红,便秘尿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鼻衄证候[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鼻衄·阴虚火旺证的症状

鼻衄·阴虚火旺证患者鼻衄量少或时作时止,口干咽燥,头晕眼花,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耳鸣,心悸,舌红,苔少,脉细数[参考资料]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6-248.

证候分析

虚火上炎,伤及鼻窍血络,故衄血量少,或时作时休。阴虚少津,故口干咽燥。虚火上扰清窍,故见头晕眼花及耳鸣。水不济火,心肾不交,故失眠多梦及心悸。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参考资料]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6-248.

鼻衄·阴虚火旺证的治疗

治法

鼻衄·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止血[参考资料]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6-248.

方药治疗

鼻衄·阴虚火旺证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4.

针灸治疗

方一

[参考资料]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6-248.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太溪、太冲、三阴交、素髎、通天穴。足少阴经原穴太溪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以滋补肾阴而降肝火。通天、素髎主治鼻衄。太冲清泻虚火。

随证配穴:梦魇夜惊者,加隐白、神门。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二

取迎香、合谷、风府、上星等穴为主。加照海。艾灸涌泉、隐白。[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34.

关于鼻衄

鼻衄(epistaxis[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为病证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4.。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又称衄血(见《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34.、鼻沥血(出《兰台轨范》卷五)。若出血不止则称鼻洪(见《大明诸家本草》)。是指以鼻中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证[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黄帝内经素问》对此有丰富的论述。《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六。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参考资料]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4-96.。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详见鼻衄条。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