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邪 2017年02月27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八邪:1.经外奇穴名;2.八种致病邪气。

经外奇穴名·八邪

八邪为经外奇穴名(bāxié EX-UE9)[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出《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医经小学》列作奇穴。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别名八关(《景岳全书》),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上都、中都、下都(《奇效良方》)。八邪穴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关节麻木疼痛,咽痛,齿痛,疟疾,头痛,项强,手臂红肿,鹅掌风,类风湿关节炎,头风等。

拼音

bāxié

代号

EX-UE9

八邪的别名

八关(《景岳全书》)

第1、2指间者又称为“大都”,其他依次分别称为“上都”、“中都”、“下都”(《奇效良方》)[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

《医经小学》列作奇穴。

八邪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八邪穴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

八邪穴位于手背第1~5指间的缝纹端取穴,每手4穴,两手共8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

八邪穴位于手背各指缝上,当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奇效良方》: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上都、中都、下都。

经外奇穴八邪的位置

经外奇穴八邪的位置

八邪穴的位置

经外奇穴八邪的位置

八邪取穴方法

患者握拳取穴。

微握掌,在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八邪穴穴位解剖

八邪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骨间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指背支。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收肌(八邪1)和骨间肌(八邪2、3、4)[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

八邪穴的功效与作用

八邪穴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

八邪穴主治病证

八邪穴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指关节麻木疼痛,咽痛,齿痛,疟疾,头痛,项强,手臂红肿,鹅掌风,类风湿关节炎,头风等。

八邪穴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手背肿痛[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

八邪穴主治手指关节麻木疼痛、手背肿痛、头项强痛、咽痛、齿痛、目痛,疟疾、烦热、毒蛇咬伤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

八邪穴主治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

八邪穴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鹅掌风,类风湿关节炎;头风,咽痛,齿痛,目痛;烦热,疟疾,毒蛇咬伤[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401.

八邪穴的配伍

八邪配曲池、内关、阳池、合谷、外劳宫、足三里、中脘、悬钟、陷谷,治多发性神经炎[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八邪配外关、阳池,治鹅掌风。③配后溪、三间,治手指麻痛[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八邪配外关,治手指麻木[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八邪配阳池,治鹅掌风[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刺灸法

刺法

斜刺0.5~0.8寸[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局部胀痛[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

斜刺0.5~1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

一般向上斜刺0.5~1.0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参考资料]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

针刺八关(八邪)穴出血的方法名为八关大刺[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

灸法

可灸[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0.[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

文献摘要

《奇效良方》:八邪八穴,在手五指歧骨间,左右手各四穴。其一大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虎口赤白肉际,握拳取之,可灸七壮,针入一分,治头风牙痛;其二上都二穴,在手示指中指本节歧骨间,握拳取之,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其三中都二穴,在手中指环指本节歧骨间,又名液门也,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其四下都二穴,在手环指小指本节歧骨间,一名中渚也,中渚之穴本在液门下五分,治手背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两手共八穴,故名八邪。

《中国针灸学》:八邪,手五指歧缝间。针五分。主治手臂红肿。

病因名·八邪

八邪为病因名,指风、寒、暑、湿、饥、饱、劳、逸,为八种致病邪气[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

风为病因六淫之一,亦称风气[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5.。属阳邪,为外感疾病的先导,故外感多有风证,并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5.。《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症状每有恶风寒、发热及游走性、多变性的特点。《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寒为病因六淫之一。为冬令主气[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4.。属阴邪,易伤阳气[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4.。寒气侵人,阻滞气血活动,成为痛证原因之一[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4.。《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暑为病因六淫之一[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5.。暑为阳邪,多在夏季致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5.。《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临床表现高热、口渴、脉洪大、多汗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5.。因易耗气伤津,故又常出现体倦、心烦、口干等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5.。暑邪每易夹湿,表现为暑湿证[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5.

湿

湿为病因六淫之一,亦称湿气[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3.。湿为长夏的主气,故长夏多湿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3.。《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

劳为病因之一[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8.。指过度劳累[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8.。《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劳则气耗。”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