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中风证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èi shāng zhòng fē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apoplexy with internal injur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内伤中风证为病证名,指类中风[1]。《症因脉治》卷一:“内伤中风论……以其不因外感,故曰内伤,以其症类中风症,故亦曰中风,古人名类中风,即此症也。”

参见类中风类中风为病证名[2]。简称类中[2]。指风从内生的中风[2]。见《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因非外中风邪,故亦称非风[2]。多由肾阴不足,心火炽盛,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或气虚血虚,或为湿痰壅盛,化热生风所致[2]。《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类证治裁·中风》:“迄乎河间主火,谓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东垣主气,谓猝中乃本气自病;丹溪主痰,谓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皆辨明类中之由,与真中症异。”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1.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内伤中风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内伤中风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内伤中风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内伤中风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