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穴

经穴别名 腧穴学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uǐ xué

2 英文参考

thirteen evil acupoint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ēngfǔ GV16[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鬼穴:1.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2.经穴别名。

4 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鬼穴

鬼穴是指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或指“十三鬼穴”。[1]

十三鬼穴是指治疗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出《备急千金要方》。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认为精神失常多因鬼邪作祟所致,故把能治疗这类病证的穴位称作“鬼穴”。即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窟)、上星鬼堂)、男子的阴下缝穴或女子的玉门头穴(鬼藏)、曲池鬼腿)、舌下中缝穴(鬼封)。但《针灸聚英》所载的《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与此有所出入,少申脉上星曲池、阴下缝穴和玉门头穴,增神庭乳中阳陵泉行间[2]

5 经穴别名·鬼穴

鬼穴经穴别名,即风府[2]。出《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风府
汉语拼音Fengfu
罗马拼音Fengfu
美国英译名Windy Prefecture
各国代号中国GV16
日本16
法国莫兰特氏VG15
富耶氏IVG15
德国LG15
英国Gv16
美国Go16

风府经穴名(Fēngfǔ GV16)[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属督脉[3]风府阳维脉督脉交会穴[3]。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3]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神经肌肉疼痛等。

5.1 风府穴的别名

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

5.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5.3 穴名

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3]

5.4 特异性

风府阳维脉督脉交会穴[3]

5.5 所属部位

后头[4]

5.6 风府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5]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6]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6]

风府穴在督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肌肉

风府穴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骨骼

5.7 风府穴的取法

正坐,头微前倾,于后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1寸处取穴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6]

正坐,头微前倾,当枕外粗隆直下,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凹陷处取穴[7]

5.8 风府穴位解剖

风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7]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8]

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8]

5.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风府穴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

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作用[8]

风府穴是督脉足太阳阳维脉交会穴,临床擅长治内风外风。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背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疏风解表以治之。[9]

风府穴为十三鬼穴之一,名鬼枕,意谓本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宁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神明癫狂痫证中风[9]

风府穴为风邪聚结之处,又乃风邪侵袭人体门户,故以祛风而擅长,临床可以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病证[9]

风府穴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10]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10]

5.10 风府穴主治病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神经肌肉疼痛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10]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10]

风府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鼻衄鼻塞聋哑咽喉肿痛头痛项强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10]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头痛流行性感冒[10]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头痛颈项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0.5~1寸[10]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10]

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10][10],深度应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掌握[10],一旦出现肢体麻电感应立即退针[10],不可再行提插刺激[10]

注意

深刺[10]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10]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10]

由于针尖向上深刺易入枕骨大孔,因此,针刺时以针尖朝向口与鼻尖方向较为安全。本穴深刺时一般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来自项韧带然后是落空感,第二个阻力感是硬脊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脊膜,以防刺伤延髓[10]

5.11.2 灸法

可灸[10]

不灸[10]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10]

5.12 风府穴的配伍

风府穴配风门风池列缺合谷复溜风寒感冒[10]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10]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10]

风府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风府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10]

风府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10]

风府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10]

风府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10]

风府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10]

5.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5.14 风府穴研究进展

5.14.1 凝血机制的影响

刺风府、哑门,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血液凝固纤溶系统的影响。经两个月治疗后,测得血凝固程度降低,纤溶时间显著缩短。说明针刺风府、哑门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脑出血部位血块的溶解吸收[10]

5.14.2 血压的影响

风府垂体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发现连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出现增高。[10]

5.14.3 调整胃功能

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10]。可使胃酸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10]

5.14.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10]

5.14.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连续针刺家兔“肝俞”“足三里”“风府”5~7次,可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10]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2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5.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6.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9-360.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6.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9-360.
  10. ^ [10]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