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 2015年10月23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支正为经穴名(Zhīzhèng SI7)[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代号SI7[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 。属手太阳小肠经[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手太阳之络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 。支:支别;正:正经[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手太阳经络脉由此别离正经走向手少阴经,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标准定位

位于前臂伸侧,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距阳谷穴5寸处[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 。一说“去养老一寸七分”(《针灸集成》)[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

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取法

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桡侧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末支通过[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

支正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末支。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桡侧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上述皮神经外, 还有贵要静脉,该静脉以不同形式与肘正中静脉相连, 最后归流肱静脉。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在贵要静脉的后方穿前臂深筋膜, 入尺侧腕屈肌,再深至指深屈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 该肌桡侧半由正中神经支配。

特异性

手太阳经之络穴。

功用

安神定志,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有解表热,清神志,疏经络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外感热病、神志及其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寒热、头痛、目眩、项强、颔肿、神经衰弱、癫狂、肩臂肘挛痛、手不能握、尺神经麻痹、消渴、指痛等。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正常人支正穴可显著提高背部皮肤痛阈。[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精神病,眩晕,神经性头痛;

2.其它:麦粒肿,十二指肠溃疡等。

刺灸法

—般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1.

刺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局部重胀,向下放散至手指。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配三焦俞治目眩头痛;配神门治神志病;配曲池治肘臂手指痛不能握[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0.

支正配神门,为原络配穴法,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狂,精神病。

支正配肩髎,有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肩臂,手指疼痛,挛急。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目眩。

《针灸大成》:主惊、恐、悲、愁、癫狂。

《医宗金鉴》:主治七情郁结不舒,消渴饮水不止。

研究进展

舌尖疼痛 取双侧支正穴,进针后用捻转提插泻法,间隔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