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门 2015年06月26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殷门为经穴名(Yīnmén BL3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殷:深厚,正中;门:门户。穴在大腿后面正中,局部肌肉深厚,为足太阳脉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殷门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另说在承扶下3寸(《针灸大成》)或5.3寸(《针灸集成》)。布有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及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

标准定位

位于股后区,臀沟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俯卧取之[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殷门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取法

俯卧位,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取穴。

位于股后区,臀沟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俯卧取之[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殷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坐骨神经、内收大肌。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分布着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皮肤由骶丛的股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脂肪组织较多。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在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之间深进,入坐骨神经干。经股后骨间隔,深至内收大肌。营养动脉来自股深动脉的第一、二穿支。内收大肌由闭孔神经支配。

功用

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舒筋通络,强腰膝。

主治病症

主治腰腿等疾患。如腰背疼痛、下肢萎痹、股后肿痛、疝气、后头痛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2.其它:腰背痛,股部炎症等。

刺灸法

一般直刺1~2寸;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刺法: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有闪电样感向下肢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配伍

殷门配肾俞、委中,有健腰补肾,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腰脊疼痛。

殷门配风市、足三里,有利腰腿,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腰痛得俛不得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举重恶血。

《针灸大成》:外股肿。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