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栀子汤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医学纲目》卷二十一

方名

茵陈栀子汤

组成

茵陈1钱,茯苓5分,山栀3钱,苍术(炒)3钱,白术(炒)3钱,黄芩(生)6分,黄连2分,枳实(炒)2分,猪苓(去皮)2分,泽泻2分,陈皮2分,防己2分,青皮2分。

主治

谷疸,趺阳脉紧,食谷即眩,风寒相搏,谷气不清,胃中苦浊,浊气不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1服。长流水煎,食前温服,2服可愈。

各家论述

山栀、茵陈能泻湿热而退黄,故以为君;枳实苦寒,泄心下痞满;肺主气,今热伤其气,故身体麻木,以黄芩苦寒泻火补气为臣;二术苦甘温,青皮苦辛温,能除胃中湿热,泄其壅滞,养其正气;防己苦寒,能去十二经滞湿;泽泻咸平,茯苓、猪苓甘平,导膀胱中湿热,利小便而去癃闭。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