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溪 2015年06月04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阳溪为经穴名(Yángxī LI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五行属火。阳:阴之对,指阳经;溪:沟溪。穴属手阳明经,局部呈凹陷,像山间沟溪,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别名中魁。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布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

标准定位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咽窝”凹陷中[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健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取法

在手腕桡侧,拇指上翘,当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腕关节桡侧处取穴。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咽窝”凹陷中[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穴位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前方[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阳溪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腕背支。分布着桡神经浅支。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皮下组织较疏松,有桡动脉的背支经过。手背深筋膜在腕背侧增厚形成腕背侧韧带,针穿该韧带在拇短、长伸肌腱之间达桡侧腕长伸肌腱背侧。以上该穴三肌(腱)均包有指腱鞘,并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特异性

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

功用

清热散风,通利关节。

有祛风泄火、疏筋利节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腕部疾患等。如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鼻衄、鼻鼽、龋齿痛、咽喉肿痛、半身不遂、肘臂不举、热病心烦、癫狂痫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神经性头痛、扁桃体炎、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偏瘫、小儿消化不良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1.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耳聋,耳鸣,结膜炎,角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病;

3.其它: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扁桃体炎

刺灸法

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刺法: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2.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可采用"恢刺"法或短刺法。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

本穴配印堂、太阳治前头痛;配阳谷治目赤肿痛;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阳池、阳谷治腕关节痛[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1.

阳溪配阳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阳溪配列缺,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腕部腱鞘病。

阳溪配解溪,有宁心安神作用,主治心悸怔忡。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痂疥,阳溪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臂腕外侧痛不举。

《医宗金鉴》:主治热病烦心,瘾疹痂疥,厥逆头痛,咽喉肿痛及狂妄,惊恐见鬼等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