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维穴 2015年06月04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阳维穴:1.阳维脉交会穴;2.外关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0.

阳维脉交会穴·阳维穴

阳维穴指阳维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载,有交会穴金门、阳交、膈俞、天谬、肩井、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哑门、风府等15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0.

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下肢部交会足太阳经的金门、足少阳经的阳交(郄);肩部交会手太阳经的臑俞、手少阳经的天髎、足少阳经的肩井;头部交会足少阳经的风池、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阳白、本神,督脉的哑门、风府。

外关穴·阳维穴

阳维穴指外关穴。见《针经指南》。[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0.

《针经指南》载:“外关通阳维”,为八脉八穴之一。

外关为经穴名(Wàiguān TE5)。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外:内之对;关:关隘。穴在前臂外侧要处,犹如关隘,故名。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伏掌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和指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有疏表解热,通经活络作用。主要用于头面、耳目及本经脉所过的疾患。如热病、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胸胁痛、肩背痛、肘臂手指疼痛、手颤等。现代又用以治疗感冒、三叉神经痛、腮腺炎、高血压、小儿麻痹后遗症、偏瘫等。本穴配大椎、曲池、风池治感冒发热;配听会、中渚治耳聋耳鸣;配曲池、太冲治高血压;配肩髑、曲池、手三里、合谷治上肢瘫痪。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现代研究:针刺外关等穴组,可使缺乳妇血中生乳激素的含量升高。[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1.

外关[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1.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