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药部颁标准

拼音名

Xiongdan Wan

标准编号

WS3-B-0460-90

处方

龙胆   1013g 泽泻(盐制) 608g 地黄 760g 当归 608g 桅子 608g 菊花 608g 车前子(盐制) 608g 决明子 608g 柴胡 608g 防风 608g 黄芩 608g 木贼 608g 黄连粉 608g 薄荷脑 62. 29g 大黄 1031g 冰片 76g 熊胆 12. 66g

制法

以上十七味,熊胆、薄荷脑、冰片分别研成细粉,与黄连粉末配研,过 筛,混匀。其余龙胆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2小时,第二次 1小时,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干燥,粉碎,过筛,与上述粉末及适量辅料混合,过筛, 混匀,装胶囊,制成 10000粒,即得。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气清凉,味苦、微辛。

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功能与主治

清热散风,止痛退翳。用于风热或肝经湿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羞 明多泪。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4粒,一日 2次,小儿酌减。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粒装 0. 25g

贮藏

密封。

熊胆丸说明书

药品类型

中药

药品名称

熊胆丸

药品汉语拼音

药品英文名称

成份

性状

作用类别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散风,止痛退翳。用于风热或肝经湿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

规格

每粒装

0.25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禁忌

孕妇禁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忌生冷油腻食物,鱼、虾腥物,忌烟、酒刺激食物。2.肝肾不足引起头晕眼花、迎风流泪及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3.药服3天症状未减轻者应到医院就诊。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6.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局方》卷十

方名

熊胆丸

组成

熊胆(研)2钱,胡黄连(末)2钱,使君子(麸炮,为末)7个,天漿子(麸炒)7个,青黛(研)1钱,寒食面3钱,麝香(研)1分,细墨(烧,淬)半钱。

功效

杀疳退惊。

主治

壮热昏愦,吐呕痰涎,颊赤面黄,鼻干目涩,有时盗汗,或即虚惊,荏苒不除,乳食不进。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药同研令匀,用白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幼幼新书》卷九引《万全方》

方名

熊胆丸

组成

熊胆半两,五灵脂(别杵为末,飞过)半两,附子(去皮)半两,天南星半两,干蝎(3味生用)半两,蝉壳(去头足,生用)1分。

主治

小儿慢惊风,四肢搐搦。

用法用量

每服未满月儿1丸,2岁以下2丸,渐大,以意加之,以乳汁化下。汗出为效。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百沸汤化熊胆、五灵脂2味,入银器中熬成膏,和入余药末,为丸如绿豆大。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