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惠》卷三十一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3分(微炙),鬼臼3分,沙参3分(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丹参3分,苦参3分,天灵盖1两(涂酥,炙微黄),麝香半两(研入)。
主治
传尸鬼气,骨蒸,日渐瘦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续名家方选》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阴干)20钱,地栗3钱5分,榧实(去皮)2钱,鳖甲8分。
主治
虫瘕劳。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
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1具(炙令干),鳖甲1枚(去裙襕,醋浸,炙黄),野狐头骨1枚(炙令黄色),防己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蜀漆叶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甘草(炙,锉)1两。
主治
传尸病,遁注、骨蒸、伏连、殗殜,连绵三年或五年,有能食不作肌肤;或三日五日,有微劳即发,大都当额头间骨,寻常热熻熻然。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6分(炙),天灵盖(烧)4分,生犀角4分(屑),前胡4分,升麻4分,松脂5分,枳实(炙)4分,甘草5分(炙)。
主治
瘦病。每日酉即赤色,脚手痠疼,口干壮热。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以小便浸豉汁送下,日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药禁忌
忌海藻、松菜、生葱、热面、炙肉鱼、蒜、粘食、陈臭等物。
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圣惠》卷五十六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1具,雄黄1两,莽草1两,丹砂1两,鬼臼1两,犀角1两,巴豆1两,麝香1分,大黄1两,牛黄1两,蜈蚣1枚。
主治
洼病相染易,及霍乱,中恶,小儿客忤。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腹服。加至3丸,以知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切碎,炙黄)1两半,胡黄连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犀角屑1两,知母(焙)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地骨皮1两半,升麻1两半,茯神(去木)1两,紫菀(去苗土)1两,百合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令黄色,别研)1两,黄连(去须)1两半,前胡(去芦头)1两,贝母(去心,焙)1两,天灵盖(酥炙令黄)1两半,槟榔(锉)3两,麻仁(研)1两,甘草(炙)1两,生干地黄(焙)3两。
主治
心劳热,胸膈聚痰,头目微痛,手足时烦,肌肤渐觉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夜卧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惠》卷十四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1两(微炒),生干地黄1两,知母3分,前胡1两(去芦头),虎头骨3分(微炒),地骨皮1两,子芩3分,川升麻3分,白术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玄参3分,柏脂3分(细研)。
主治
伤寒后夹劳。烦热,口干心躁,四肢疼痛,不欲饮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豉汤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柏脂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惠》卷十八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1两(微炒),柴胡3分(去苗),川升麻半两,黄耆3分(去须),天灵盖1两(涂酥,炙令微黄),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犀角屑1两,金箔50片(细研),银箔30片(细研),牛黄半分(细研),松脂3分(细研)。
主治
热病后虚劳,皮骨蒸,日渐黄瘦,四肢羸瘁,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重便3合,浸豉取汁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金、银箔、牛黄、麝香、松脂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惠》卷十六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肝2两(微炙),人参1两(去芦头),沙参1两(去芦头),鬼臼半两(去毛),苦参半两(锉),甘草3两(炙微赤,锉)。
主治
时气瘴疫,骨热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方出《外台》卷三十一引《删繁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二
方名
獭肝丸
组成
獭骨肝肺8分,干蓝8分,大黄8分,芦根7分,鹤骨7分,桔梗5分,干姜4分,桂心、斑蝥20枚(炙)。
主治
食鱼脍不消生癖,常欲食脍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酒送下,日2次。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
附注
方中鹤骨,《普济方》作“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