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 2015年03月25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四神丸同名方剂约有十七首,其中《证治准绳》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肉豆蔻60g、补骨脂120g、五味子60g、吴茱萸30g,具有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肾虚寒之肾泄证。本方是治疗脾肾阳虚泄泻的常用方。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脾肾虚寒者。

《证治准绳》方之四神丸

组成

肉豆蔻60g、补骨脂120g、五味子60g、吴茱萸30g[参考资料] 魏睦新,王刚. 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用法

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生姜、大枣先煎,其余药物共研细末,待枣煮熟后,去姜取枣肉,合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次,每次9~12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参考资料] 魏睦新,王刚. 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功用主治

具有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肾虚寒之肾泄证。症见五更泄泻,或大便不实,饮食不思,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参考资料] 魏睦新,王刚. 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方解

本方主治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泻,治宜以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为法。方中补骨脂辛苦热,补命门之火,为补火益土之要药,为君药。肉豆蔻温脾肾而涩肠止泻;吴茱萸暖脾胃而散寒除湿,为臣药。五味子酸温,固肾涩精,收敛止泻;生姜散寒行水;大枣滋养脾胃,共为佐药。诸药合用,肾温脾暖,自然泄泻止。[参考资料] 魏睦新,王刚. 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临床运用

[参考资料] 魏睦新,王刚. 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本方是治疗脾肾阳虚泄泻的常用方。临床上以五更泻,或久泻,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本方合理中丸,可增强温中止泻之力;若腰酸肢冷较甚者,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补肾之功。

3.本方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脾肾虚寒者。

歌诀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参考资料] 魏睦新,王刚. 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摘录

《证治准绳》

《普济方》卷二九一方之四神丸

组成

荆芥1两,白僵蚕1两(炒),生甘草1两,黑牵牛1两。

主治

《普济方》卷二九一之四神丸主治瘰疬,无论浅深己破未破。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临卧、食后滑石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好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

《普济方》卷二九一

《杨氏家藏方》卷七方之四神丸

组成

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豆蔻(面裹煨香)3分,诃子(煨,去核)半两,干姜(炮)半两。

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七方之四神丸主治脾胃受湿,肠虚下痢,频并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陈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蒸枣肉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七

《古方选注》卷中方之四神丸

组成

甘枸杞子(拣红润者,煮酒1杯,清水1杯和匀,以杞子浸3时,漉出,晒干,分成4份。以2两用川椒3钱拌,焙燥,拣去川椒;以2两用小茴香3钱拌,焙燥,拣去茴香;以2两同黑芝麻4钱拌,焙燥,不拣去芝麻;以2两同方解青盐研末4钱,同焙燥,不拣去青盐。焙法:以绳挂铜盆,悬火3-4寸,不住手将铜盆浴转,焙至燥,要枸杞子仍是大红,焙焦则不灵。各研细),黄甘菊(去蒂,晒)1两5钱,当归头(酒拌,晒)9钱,熟地(白水制)1两5钱,茯苓9钱,女贞子(淘漂蒸至极黑,酒浸6时,布袋擦去皮)9钱。

主治

《古方选注》卷中方之四神丸主治目昏云翳。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开水送下。

加减

目有赤脉者,加白蒺藜。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各家论述

四神丸,奇方也。本草言:枸杞子味甘气平,退虚热,补精髓,治目昏云翳。按孙思邈、王焘、西河女子所载服食之法,惟服枸杞子经岁不辍,能延年耐老,岂非奇用而有此神效乎?今名之曰四神者,借椒、茴之香以和阳,芝、盐之润以和阴,得乎四者,制法之神耳。服之精髓生则火自退,阴液充则目自明,若服两经之药,分杀其势,则力有所不专,推原记者之心,惟恐泄真方之秘,故为溷乱以炫人耳!然独用一味,后贤必以此为不全之方,余因删去背谬之药,复以相须相使之品,减其钱数,俾枸杞得行专政,以建奇功,惟后贤临用,斟酌去就可也。

摘录

《古方选注》卷中

《直指》卷十八方之四神丸

组成

吴茱萸(拣净)1两(1半用老酒浸1宿,1半用米醋浸1宿,各焙干),大香附(杵净)1两,荜澄茄半两,青木香半两。

主治

《直指》卷十八方之四神丸主治肾冷,疝气胀痛。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食前盐汤送下;或乳香、葱白煎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

《直指》卷十八

《齐氏医案》卷四方之四神丸

组成

甘枸5斤(去蒂,分4制:1分黑芝麻5两同炒,去芝麻;1分小茴香5两同炒,去小茴香;1分川椒5两去子同炒,去川椒;1分独炒),茯苓2-10两,白菊2-10两,熟地1斤(极干),嫩血茸8两。

功效

《齐氏医案》卷四方之四神丸具有大补虚损,明目广嗣之功效。

用法用量

口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服。

摘录

《齐氏医案》卷四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之四神丸

组成

香附米8两(酒、醋、童便各浸2两,浸3日,炒),砂仁2两(炒),苍术2两(米泔水浸,牡蛎粉炒),椿根白皮2两(蜜水炒)。

主治

《古今医鉴》卷十一之四神丸主治白带。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空心黄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黄米煮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湿袭冲任,经气滞涩,故带脉不能收引,带下淫溢焉。苍术燥湿强肝,香附调气解郁,砂仁醒脾化气,椿皮涩脱以固带下也。饭以丸之,酒以下之。务使肝胃调和,则湿化气行,而冲任完复,带脉收引,何带下淫溢不己哉!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一

《竹林女科》卷一方之四神丸

组成

橘红2两,玄胡索1两(醋制),当归(酒炒)1两,川郁金5钱。

主治

《竹林女科》卷一之四神丸主治室女经闭劳嗽。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艾醋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

摘录

《竹林女科》卷一

《内科摘要》卷下之四神丸

别名

久泻丸、故纸四神丸

组成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功效

《内科摘要》卷下之四神丸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大补下焦元阳。通癸水,保戊土,散虚寒,固真阴之功效。

主治

《内科摘要》卷下之四神丸主治命门火衰,脾肾虚寒,纳差便溏,五更泄泻或产后泄泻,肚腹作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水1碗,煮生姜4两,红枣50枚,水干,取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

对小肠运动的影响《中成药研究》 (1981;9:31):四神丸及其组成二神丸、五味子散和单味药物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亦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OC一受体而起作用。

临床应用

1.五更泻:脾肾虚寒,饮食不思,五更必作泻,法宜温补肾元,用四神丸加减治之。吴茱萸1两(盐汤浸炒),五味子2两(炒),破故纸4两(酒浸炒),白茯苓3两,人参1两5钱,炒白术3两,罂粟壳1两,干姜8钱,生姜8两,红枣百枚,先将姜、枣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捣丸,如梧桐子,临卧用米汤或姜汤送下4钱。

2.过敏性结肠炎:患者9年多经常腹泻,大便溏薄不成形,每日泻3-5次,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症,曾经中西药治疗未效。实验检查:大便有脓球少许。X线钡剂灌肠透视和摄片所见:结肠充盈良好,但结肠外形较细,结肠袋较浅,尤以乙状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为明显。诊为过敏性结肠炎。入院后先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巩固;后考虑到久病入肾,可能为肾泻,故改用四神丸,每3三次,每次6g。药后泄泻即渐减少,服药20天后,大便已成形,每天1-2次;又续服10大,大便正常,腹痛已止。停药观察1个月,疗效巩固。

3.积瘕:阳气式微,清晨泄泻,病在肾经,小腹积瘕有年,亦是阴邪痼冷之疾,宜温补下焦元阳为本原之治法。破故纸4两(酒浸炒),五味子3两(炒),肉豆蔻2两(面裹煨),生姜8两(切片),吴茱萸1两(盐汤泡),大枣百枚,先以姜、枣同煎候烂,去姜,取枣肉和诸药捣丸,每服2钱,临卧盐汤送下。

4.遗尿:患者赵某某,男,16岁,学生,自幼遗尿,每夜至少2次,常因天寒、劳累加重,经多方医治效果不佳。查其舌淡,苔薄白,六脉沉迟,此乃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以四神丸加味施治。补骨脂9g,吴茱萸6g,五味子9g,肉豆蔻7g,益智仁9g,肉桂2g,石菖蒲6g,乌药9g,猪脬1个。将以上中药装入猪脬内,并将其口扎好,用粗针头将猪脬刺数孔,放入盆内,加水1.5公斤,煮沸后1小时左右,去渣及汤液,取猪脬切片食之。1次食完,两剂告愈,随访半年未发。

各家论述

1.《古今名医方论》:引程郊倩:命门无火,不能为中宫腐熟水谷,脏寒在肾,谁复司其闭藏?故木气才萌,不疏泄而亦疏泄,虽是木邪行土,实肾之脾胃虚也。此际补脾不如补肾。补骨脂有温中暖下之能,五味子有酸收固涩之性,吴茱萸散邪补土,肉豆蔻涩滑益脾。暖肾而使气蒸,破滞而使气壮,补肾乃是补脾矣。

2.《古方名医方论》引柯琴:夫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因阳气当至而不至,虚邪得以留而不去,故作泻于黎明,其由有四:一为脾虚不能制水,一为肾虚不能行水,故二神丸君补骨脂之辛燥者,入肾以制水;佐肉豆蔻之辛温者,入脾以暖土;丸以枣肉,又辛甘发散为阳也。一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一为少阳气虚无以发陈,故五味子散君五味子之酸温以收坎宫耗散之火,少火生气以培土也;佐吴萸之辛温,以顺肝木欲散之势,为水气开滋生之路,以奉春生也。此四者病因虽异而见证则同,皆水亢为害。二神丸是承制之剂,五味散是化生之剂也。二方理不同而用则同,故可互用以助效,亦可合用以建功。合为四神丸,是制生之剂也,制生则化,久泻自瘳矣。称曰四神丸,比理中、八味二丸较速欤!

3.《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破故纸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肉蔻辛温能行气消食,暖胃固肠;五味咸能补肾,酸能涩精;吴萸辛热除湿燥脾,能入少阴、厥阴气分而补火;生姜暖胃,大枣补土。所以防水,盖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火旺土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

4.《古方选注》:四神者,四种之药,治肾泄有神功也。补骨脂通癸水之真阳,肉豆蔻保戊土之真气,俾戊癸化火以运谷气;吴茱萸远肝邪而散虚寒;五味子摄肾气而固真阴;姜、枣和营卫,辛酸相辅,助阳强阴,则肾关自健固矣。

附注

久泻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故纸四神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哈尔滨))。《小儿痘疹方论》薛己附方四神丸用肉豆蔻二两,补骨脂四两,五味子二两,吴茱萸(浸,炒)一两,生姜八两,红枣五十枚。

摘录

《内科摘要》卷下

《得效》卷十三方之四神丸

别名

四神丹

组成

大天麻1两,天南星1两(各汤洗净),防风(去芦)1两,薄荷叶半两。

主治

《得效》卷十三之四神丸主治手足顽麻,痰涎壅盛,头目昏眩,肩背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荆芥、生姜煎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薄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附注

四神丹(《医学入门》卷七)。

摘录

《得效》卷十三

《普济方》卷二二一引《瑞竹堂方》之四神丸

组成

枸杞子1斤(甘州者,择去枝梗青者,分作4份,先用好酒1盏润过,不然,空炒过药性也。4两用川椒1两炒,去椒;4两用青盐1两炒,去盐;4两用小茴香1两炒,去茴香;4两用芝麻1合炒,去芝麻止用杞子)。

功效

《普济方》卷二二一引《瑞竹堂方》之四神丸具有补虚益损之功效。

主治

《普济方》卷二二一引《瑞竹堂方》之四神丸主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及两眼云膜遮睛。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炒过,加地黄、白术、白茯苓各1两,同杞子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

《普济方》卷二二一引《瑞竹堂方》

《普济方》卷三十九引《如宜方》之四神丸

组成

破故纸(炒)4两,肉豆蔻(制)2两,木香1两,附子(炮)1两半。

主治

《普济方》卷三十九引《如宜方》之四神丸主治老人脾肾久虚,夜作气泄无度。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

《普济方》卷三十九引《如宜方》

《医方类聚》卷一四二引《澹寮方》之四神丸

组成

破故纸、肉豆蔻、神曲、麦糵。

主治

《医方类聚》卷一四二引《澹寮方》之四神丸主治脾肾虚,食不化,频次登溷。

用法用量

口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姜煮枣肉为丸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四二引《澹寮方》

《朱氏集验方》卷六之四神丸

别名

四圣丸

组成

香白芷、枳壳(烧存性)、川百药煎(烧)、乌梅(并烧存性)各等分。

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六之四神丸主治一切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熟水亦得。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为丸。

附注

四圣丸(《普济方》卷三十八)。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之四神丸

组成

当归(切,焙)半两,乌梅7枚(去核),黄连(去须,微炒)1两,龙骨半两。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之四神丸主治多年休息痢疾。

用法用量

每日15-20丸,空心以温浆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薤白细研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外台》卷六引《必效方》之四神丸

别名

备急四神丸

组成

干姜1两,桂心1两,附子1两(炮),巴豆6-10枚(制)。

主治

《外台》卷六引《必效方》之四神丸主治霍乱,冷实不除,及痰饮百病及腹满,胁肋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饮服2丸。取快下;不下,又服1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用药禁忌

忌生葱、野猪肉、芦笋。

附注

备急四神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摘录

《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赤水玄珠》卷八引东坡方之四神丸

组成

肉豆蔻(生)2两,破故纸(炒)4两,木香半两,茴香(炒)1两。

主治

《赤水玄珠》卷八引东坡方之四神丸主治肾泄,脾泄,下元虚。

用法用量

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生姜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摘录

《赤水玄珠》卷八引东坡方

四神丸药典标准

品名

四神丸

Sishen Wan

处方

肉豆蔻(煨)200g、补骨脂(盐炒)400g、五味子(醋制)200g、  吴茱萸(制)100g、大枣(去核)200g

制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取上述粉末用生姜汁和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五味子)。非腺毛2~6细胞,胞腔有的充满红棕色物;腺毛头部多细胞,椭圆形,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柄2~5细胞(吴茱萸)。果皮表皮细胞黄棕色至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断面观角质层厚约10μm(大枣)。

(2)取本品10g,研细,照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D)试验,加苯2ml及水适量,加热回流1小时,取苯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豆蔻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取本品2g,研细,加乙酸乙酯2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补骨脂素对照品、异补骨脂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1g,研细,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吴茱萸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溶散时限

应在2小时内全部溶散(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理论板数按补骨脂素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补骨脂素对照品、异补骨脂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6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33kHz) 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补骨脂以补骨脂素(C11H6O3)和异补骨脂素( C11H6O3)的总量计,不得少于3.0mg。

功能与主治

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

贮藏

密封。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四神丸说明书

药品名称

四神丸

药品汉语拼音

Sishen Wan

性状

四神丸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

四神丸的主要成份

肉豆蔻、五味子、大枣、补骨脂、吴茱萸等。

四神丸的功能主治

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四神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