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疖 2017年06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暑疖(summer furuncle[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为病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5.。为夏季好发于头面部的疖[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见《外科启玄》卷七。暑疖亦名暑疡、暑令疡毒小疖[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5.

治疗

《外科启玄》卷七:“夏日受暑热而生,大者为毒,小者为疖。令人发热作胀而痛,别无七恶之证。宜清暑香薷饮,内加芩、连、大黄之类,治之而愈;外加敷贴之药为妙。”

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五龙散等敷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若未消而脓成,则内服透脓散或黄芪内托散;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