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湿疸 修订历史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于湿疸

湿疸为病证名。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指黄疸之湿重于热者。一名湿黄。其症色黄而晦,一身尽疼,四肢沉重,不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等。治宜化湿利水,如茵陈五苓散、除湿丹之类。如湿疸七八日后壮热,热在里,有血当下,其少腹满者,急下之(见《备急千金要方·伤寒发黄》论湿疸)。《万病回春》卷二:“湿疸病者,脾胃有热,与湿气相搏,故病苦身体疼,面目黄,小便不利,此为湿疸。”阳黄·湿重于热证(yangjaundicewithsyndromeofdampnesspredominatingoverheat)是指湿热蕴结,湿邪偏重,以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口黏不渴,小便不利,便稀不爽,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或弦滑等为常见症的阳黄证候。 ...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