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圣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组成

乌头(端正大者,炮裂,去皮脐)、绿豆各等分。

主治

水泻并赤白痢。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白痢,煎干姜汤送下;赤痢,煎甘草汤送下;赤白痢,煎干姜甘草汤下;水泻,用新汲水下。小儿服1-2丸,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新水为丸,如绿豆大,以丹砂为衣。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组成

草乌头(去皮尖,锉,油煎令焦)半两,枫香脂(研)半两,赤小豆半两,踯躅花半两,威灵仙半两,地龙(去土,用火烧地赤色,将醋浇过,放地龙在上,用碗盖1时许取用)半两,仙灵脾半两,蒺藜子(炒去角)半两,干蝎(去土,炒)半两,白僵蚕(瓦上炒)半两,天南星(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

主治

脚膝下注生疮,热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空心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1两,威灵仙(去土)1两,陈橘皮(去白)1两,续断(炒)半两,白矾(飞过)半两,当归(去芦头,炒)半两,干姜(炮裂)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连翘(炒)半两,槐荚子半两(炒香为度,取荚内子)。

主治

五种痔疾。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食前用陈粟米饮送下,每日2次。如年深者,加丸数。疼痛甚者,当日见效。此药能疗积年患,20年以上,只可10服;新患,2-3服便止,更不再发。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儒门事亲》卷十五

组成

黄柏半两,黄芩半两,黄连半两,防风半两,白僵蚕1两,全蝎3分,轻粉半钱。

主治

癣疮。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嚼羊蹄根汁送下。随病人上下,分食前后。又以羊蹄根涂癣。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羊蹄根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组成

豉7粒(慢火微炒转色,倾出,搓去皮),斑螫1枚(去翅足,微炒)。

主治

卒暴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酒或热醋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饭为丸,如豌豆大。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组成

巴豆3粒(去壳),黑豆49粒,砒霜(研)半两。

主治

疟疾结成癥瘕。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取嫩桃叶7片,水1盏,煎数沸,倾入盏内,用醋1-2滴打匀,通口令病人面向东方吞下。如无桃叶,以桃枝7寸煎汤代之。

制备方法

上将巴豆、黑豆用米醋浸一宿,去皮膜,入乳钵内顺研100匝,入砒又逆研100匝,为丸如小豆大,用丹砂为衣。

《普济方》卷一六九引《医学切问》

组成

陈皮3钱,干姜3钱,巴豆1钱,甘草1钱,三稜半两,莪术半两,芫花半两(加醋1升煮,耗大半,取焙干)。

主治

男子妇人,饮食所伤,结成积块痞痛。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淡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匀,余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普济方》卷六十

组成

僵蚕、南星、马屁勃各等分。

主治

九种咽喉。

用法用量

噙化。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盐梅生姜汁为丸,如弹子大。

《圣惠》卷八十五

组成

牛黄2钱(细研),犀角屑1分,朱砂1分(细研),雄黄1分,麝香1钱(细研),人参1分(去芦头),白茯苓1分,龙齿1分(细研),钩藤1分,羌活1分,蝉壳2-7枚(微炒),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主治

小儿慢惊风。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煎犀角汤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同研令匀,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

《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朱氏家传》

组成

石燕子2个。

主治

小儿外肾肿赤胀痛。

用法用量

涂在肾上。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米醋调成膏子。

《鸡峰》卷九

组成

草乌头3分,黄连3分,官桂1两,干姜1两,桔梗1两,茯苓1两,川椒1两,茱萸1两,柴胡1两,厚朴1两,干地黄1两,菖蒲1两,紫菀1两,防风1两,人参1两,鳖甲1两,大芎1两,枳壳1两,贝母1两,甘草1两,甘遂1两,巴豆1两半(取白霜)。

主治

腹内诸积聚,岁久癖块不消,黄瘦宿水,朝暮咳嗽;及积年冷气,脐下绞结冲心,膀胱两胁彻背连腰痛无休息,绕脐似虫咬不可忍;及十种水病,五般痔疾,九种心痛,反胃吐逆,饮食减少;宿食不消;妇人月水不通,五邪八瘕,沉重欲死,恐惧歌笑不定,心神狂乱,形体羸瘦;一切风,遍身顽痹,不知痒痛,或似虫行,手足烦热,夜卧不安;小儿惊疳等。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食前米饮送下,每日只1服。

临床应用

1.跌打损伤:一人先因马坠,临老痛楚,不能饮食,命在须臾,日服五丸,经旬日取下血如鸡肝1000-2000片,与脓清水2升许,其病遂愈。
2.虚劳:三原主簿妻病十五年羸瘦至甚,日服五丸,旬日取下青虫六十四个,脓血三四升,其病遂愈。
3.大风病:一人患大风病,眉毛落尽,遍身生疮,服药百日,取下五色脓并清水各数升,遂得平复。食即吐逆一人食即吐逆,羸病十年,服药半月,取下虾蟆七个,清水一升许,便愈。
4.癖块:一人患癖块积年,服药二十日取肉蛇二条,各长尺余。
5.带下:一人久患带下,服药二十日后汗出,取下鸡肝色恶物而病愈。

《鸡峰》卷十七

组成

猪悬蹄3两,穿山甲3两,蝟皮3两,红样儿3两。

主治

年深痔疾,恶疮肿痒。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甘草末1钱,同温酒调下。

制备方法

上锉,用藏瓶1个,入药在内,盐泥固济,留眼子1个,用炭火烧令通赤,烟尽为度,为细末,入没药1两,乳香半两,麝香1钱,同再研匀,用黄蜡3两熔化和丸,如粟米大。

《普济方》卷三十八

组成

大蒜(研细)、淡豆豉、地榆各等分。

主治

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日久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煎椿树叶汤送下;若无椿叶,取大眼桐皮(刮去青皮,取白),煎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大蒜同研令匀,入炼蜜少许,捣令得所为丸,如梧桐子大。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