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荆芥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荆芥散

处方

荆芥穗、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枳壳(麸炒.去瓤.称)、人参、鳖甲(醋浸.去裙.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柴胡,各七两半;甘草、川芎、赤芍药、牡丹皮、当归、防风(去苗.叉),各五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怔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倂癖块硬,疼痛发歇;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将理失节,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常服除一切风虚劳冷宿病。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日二服。

注意

有孕不宜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重订严氏济生方》:人参荆芥散

别名

人参荆芥汤《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

荆芥穗 麻黄(去根、节)细辛(去土,洗)桔梗(去芦,锉,炒)陈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 通草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

治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洁古家珍》

组成

人参半两,荆芥穗1两,大黄2分。

功效

下膈去热。

主治

小儿身热痰嗽,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水煎,调槟榔、木香细末各半钱,轻粉1字,乳后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不居集》上集卷二十八

组成

人参5钱,肉桂5钱,桑寄生5钱,当归5钱,茯苓5钱,白芍5钱,桃仁5钱,熟地5钱,麦冬5钱,甘草5钱,续断2钱5分,牛膝7钱5分,鳖甲1两,黄耆1两。

主治

产后蓐劳,虚羸咳嗽,头目昏痛,发渴盗汗,寒热如疟,臂膊拘急。

用法用量

猪肾1对,去膜脂,用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煎1盏,入末药2钱,葱3寸,乌梅半个,荆芥5穗,水煎,空心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济生》卷二

别名

人参荆芥汤

组成

荆芥穗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细辛(去土,洗)半两,桔梗(去芦,锉,炒)半两,陈皮(去白)半两,半夏(汤泡7次)半两,杏仁(去皮尖)半两,人参半两,通草半两,甘草(炙)半两。

主治

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附注

人参荆芥汤(《法律》卷五)。

《局方》卷九

组成

荆芥穗7两半,羚羊角(镑)7两半,酸枣仁(微炒)7两半,生干地黄7两半,枳壳(麸炒,去瓤称)7两半,人参7两半,鳖甲(醋浸,去裙,炙黄)7两半,肉桂(去粗皮)7两半,白术7两半,柴胡7两半,甘草(锉)5两,芎5两,赤芍药5两,牡丹皮5两,当归5两,防风(去苗叉)5两。

主治

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怔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痛,痃癖块硬,疼痛发歇;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将理失节,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1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用药禁忌

有孕不宜服。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大阴、厥阴、手少阴药也。陈来章曰:血中之风,荆芥、防风散之;木盛生风,羚角、柴胡平之;阴虚发热;地黄、鳖甲滋之;血气痛滞,月水不调,芎、当归、桂心、枳壳调之;烦怠食少,盗汗心忡,人参、白术、炙草、枣仁补而收之。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