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揭牌

历史事件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1年3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成为世卫组织任命的全球第五家、也是发展中国家首家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

陈竺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扩大和完善了以国家流感中心为核心的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目前覆盖所有地级市和重点县,包括411家流感网络实验室和556家监测哨点医院,为流感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为全球贡献了超过50%的流感疫苗株。在禽流感和甲流防控中,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诊断试剂并进行人员培训。

据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介绍,流感参比和合作中心负责全球流感监测数据的汇总和疫情分析、流感和流感大流行疫苗株的推荐,为全球流感防控提供专家支持等。据了解,此前的4个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中心均设在发达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

成功通过WHO评估

2009年11月10-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Keiji Fukuda)博士率WHO专家组专程来华,对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CNIC)申请成为WHO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WHOCC)进行了现场评估考察。WHO专家通过细致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对CNIC流感监测和防控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为全球流感监测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最终一致同意CNIC成为WHOCC。

WHO专家在华期间陈竺部长亲切接见了专家组成员,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将全力支持CNIC成为WHOCC,并承诺在经费、人员以及信息和毒株共享等方面给予支持,满足CNIC作为WHOCC的各项要求,在全球流感监测领域承担更大的职责和义务,做出新的贡献。

WHO专家在国家流感中心实验室现场考察

WHO专家在国家流感中心现场考察

流感中心舒跃龙主任和WHO专家交流

关于全球流感监测网络

WHO于1952年建立了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目前由来自99个国家的128个国家流感中心和4个WHOCC组成。各国的国家流感中心是整个监测网络的组成者,在WHO的统一协调和管理下收集本国的流感毒株和监测信息,并及时递交给WHO;而WHOCC是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领导者和核心,负责全球流感监测数据的汇总和疫情的分析、流感和流感大流行疫苗株的推荐和为全球流感防控和流感大流行提供专家支持。现有的4个WHOCC均在发达国家,分别位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以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传染病实验室。

关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

1957年中国政府成立国家流感中心,为全国的流感防控提供技术支持。1981年国家流感中心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监测网络,从那时起,在世界卫生组织领导协调下,国家流感中心便将中国的流感防控同全球的流感防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积极主动的同全球共享流感毒株和监测信息,为全球提供了近50%的流感疫苗株。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成长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传染病防控的投入,流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染病,其防控工作更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迅速建立了覆盖全国31个省的流感监测网络;2009年,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我国政府果断决定扩大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目前该网络包括411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和556家哨点医院,基本覆盖所有的省、市以及部分区县,为中国的流感甚至是整个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国家流感中心也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改革的春风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作人员从2002年不足10人发展到目前超过50人,中央政府投入巨资为国家流感中心配备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以满足流感病毒监测相关的研究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了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流感中心。

从申请到通过评估历程艰辛

2007年8月27-31日世界卫生组织应卫生部的邀请,组织专家组对中国国家流感中心进行了评估评估专家组对国家流感中心的能力和成绩给予了肯定,对于国家流感中心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并表示会支持国家流感中心申请成为WHOCC。2008年3月,卫生部正式向WHO递交了国家流感中心申请成为WHOCC的申报材料,并按照WHOCC的各项要求,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自己。2008年11月,WHO通告卫生部,国家流感中心从2008年11月1日起进入WHO CC的一年工作计划,并将于2009年11月再次对国家流感中心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正式命名国家流感中心为WHOCC。国家流感中心再一次迎来了WHO专家组代表团,并成功完成了这一重要历史使命。

从申请准备到评估通过,勤奋进取的中国流感人整整忙碌了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国家流感中心处处按照WHOCC的各项要求来改进和要求自己,努力向先进的WHOCC靠近。特别是在这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应对过程中,国家流感中心反应迅速、应对有力,第一时间研制成功检测试剂,第一时间确诊我国第一例病例,第一时间分离到我国第一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为中国的流感大流行的防控与应对做出了贡献。

重大意义

在全球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关键时刻,CNIC能够成为WHO在全球流感领域的第5个WHOCC,也是发展中国家的首个WHOCC。不仅会极大的提高我国流感以及流感大流行的监测和防控能力,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是WHO对中国公共卫生能力特别是流感大流行的防控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希望中国进一步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巨大期盼。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用户喜欢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