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游风 2016年06月21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面游风(facial wandering wind seborrheic dermatitis[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为病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是指因皮脂分泌过多引起的慢性、亚急性炎性皮肤病[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见《疡科选粹》卷三。面游风又名白屑风,钮扣风。

病因病机

多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胃蕴湿热,外受风邪所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

症状

初起面目浮肿或发红,痒如虫行[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风甚者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湿甚者破流脂水,瘙痒难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

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生于面上,初起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项后极痒,热湿甚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

治疗

风甚者宜凉血消风,服消风散(《医宗金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湿甚者宜利湿清热,服龙胆泻肝汤[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外搽摩风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相当于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湿疹[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

辨证论治

血热风燥者宜凉血清热消风,方选消风散加减,或防风通圣丸;

脾胃湿热者宜利湿清热,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或龙胆泻肝丸;

阴伤血燥者宜滋阴除湿,方选滋阴除湿汤;

血虚者可选当归饮子;日久不愈可服祛风换肌丸。

外治可选:翠云散、玉肌散、冰硫散。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