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疗法 2010年01月25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梅花针疗法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梅花针进行刺激而名。见该条。

即用梅花针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选定适宜针具和刺激部位予以消毒后,手持针柄以腕力进行弹扣或使滚筒来回滚动,先轻后重,着力均匀,由上而下,自内向外,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有微量出血为止。每日或间日一次,7-15次为一疗程。常用于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痛经、近视、神经性皮炎等。

适应症

神经衰弱,脱发,偏头痛,肋间神经痛,胃肠疾患,皮神经炎,周围神经炎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所致的皮肤感觉异常,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荨麻疹,以及年老、体弱、小儿精神紧张、惧怕针刺者,均可用本法治疗。

禁忌症

有感染、溃疡、烧伤等的皮肤区域不宜叩刺。

方法及内容

1.患者取坐或卧位。暴露针刺部位,用75%乙醇消毒,术者以右拇、中、无名指握针柄,示指伸直压在针柄上,运用手腕的弹力叩刺,针接触皮肤后立即弹起,要求用力均匀,握针要稳。

2.一般先叩刺脊柱两侧(作为常规治疗部位),从颈椎至骶尾椎,每侧叩刺2-3行,行间距1-1.5cm,每行叩刺2-3遍,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叩刺病灶局部或有关穴位、经络。叩针方向一般由上至下、由内向外进行。

3.刺激手法分轻、中、重三种,面部、老弱、妇儿、虚证用轻刺激;痛点、慢性皮肤病局部病灶、实症用重刺激;一般情况用中等刺激。

4.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16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治疗前检查针具,凡针面不平整、针尖有毛钩、锈钝者均不可用。

2.叩刺时针尖要垂直、避免斜、钩、挑等,以减少患者疼痛。初次治疗患者宜予轻叩刺。

3.针后如皮肤有过敏样丘疹,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退后可继续治疗。

4.重刺有出血者,先用干棉球将渗血擦净,随后再用乙醇棉球擦一遍,以防止感染。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