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龙脑散

处方

龙脑1.5克(细研)麝香1.5克(细研)甘草7.5克(炙微赤,锉)牛蒡子7.5克(微炒)栀子仁7.5克 牛黄4克(细研)马牙消7,5克(细研)郁金7.5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惊热,心烦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

不计时候,以温薄荷汤调下1.5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九:龙脑散

处方

龙脑1两(细研),栀子仁半两,黄芩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地骨皮半两,川升麻半两,犀角屑半两,牛黄1分(细研),川大黄1两(锉,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肝脏壅热,两眼赤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食后以温水调下。5岁以下可服1字。

摘录

《圣惠》卷八十九

《圣惠》卷八十六:龙脑散

处方

龙脑(细研)1分,黄连(去须)1分,蛜(虫祁)(微炒)1分,天麻1分,熊胆(研入)1分,麝香(细研)1分,牛黄(细研)1分,蜗牛(炒令微黄)1分,蚺蛇胆(研入)1分,蓝叶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雄黄(细研)1分,五灵脂1分,马兜铃1分,朱砂(细研)1分。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

小儿风疳,日渐羸瘦,多睡壮热,面色青黄,或时吐乳。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八十五:龙脑散

处方

龙脑半钱(细研),麝香半钱(细研),甘草1分(炙微赤,锉),牛蒡子1分(微炒),栀子仁1分,牛黄半分(细研),马牙消1分(细研),郁金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惊热,心烦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不拘时候,以温薄荷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七十八:龙脑散

处方

龙脑(细研)1分,腻粉1分,干蝎(微炒)1分,白矾灰1分,天麻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天南星(用酒1升,微火煮令酒尽,取出,切,晒干)1两,天竺黄1两。

制法

上为末,都入乳钵中,再研令匀。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口噤,身体如角弓反张,迷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不拘时候,以暖酒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六十九:龙脑散

处方

龙脑3分,牛黄3分,雄黄3分,铅霜3分,铁粉1两,朱砂1两,麝香3分(以上并细研),天南星半两(炮裂),天麻1两,麻黄1两(去根节),莽草2分,白僵蚕半两(微炒),干蝎半两(微炒),白附子半两(炮裂),桂心半两,乌蛇肉1两(酒拌,炒令黄),防风半两(去芦头),柏子仁半两,蝉壳半两(微炒),独活半两,白胶香半两,仙灵脾半两,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桑螵蛸半两(微炒),羚羊角屑半两,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

妇人中风,身强口噤,四肢不利,言语謇涩,心神昏愦。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不拘时候,以薄荷酒下。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三十五:龙脑散

处方

白龙脑(细研)1分,牛黄(细研)1分,犀角屑1分,羚羊角屑1分,马牙消(细研)1分,玄参1分,沉香1分,朱砂(细研)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川升麻半两,硼砂1钱(细研)。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马喉痹,颊肿咽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冲盏,加竹叶7片,煎至6分,去滓,入马牙消1钱,搅令匀,细细含咽。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五

《圣惠》卷三十五:龙脑散

处方

龙脑1分,石膏2两(细研,水飞),滑石半两,朱砂1分,硼砂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咽喉闭塞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不拘时候,以新汲水调下。绵裹含咽津亦得。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五

《圣惠》卷三十二:龙脑散

处方

龙脑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天竺黄半两(细研),赤芍药半两,玄参半两,犀角屑1两,羚羊角屑1两,细辛1分,甘菊花半两,车前子半两,决明子半两,胡黄连半两,柴胡半两(去苗),川升麻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细散,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

肝脏风热,眼目赤烂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后煎竹叶汤调下。

注意

忌炙煿、热面、毒滑、鱼肉。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七十:龙脑散

处方

白龙脑1分(研入),诃黎勒皮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丁香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藿香半两,茅香花半两,沉香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细散,研入龙脑令匀。

功能主治

妇人脾胃虚弱,胸膈气滞,吐逆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不拘时候,以温酒调下;生姜粥饮下亦得。

摘录

《圣惠》卷七十

《惠直堂方》卷二:龙脑散

处方

薄荷5钱,山豆根5钱,青黛(飞净)3钱,硼砂1钱5分,儿茶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喉痹。

用法用量

每1钱加冰片1分,吹之。立消。

摘录

《惠直堂方》卷二

《万氏家抄方》卷六:龙脑散

处方

辰砂6分,龙脑3分,雄黄6分,青黛5分,黄连5分,黄柏5分,硼砂7分,玄明粉7分,人中白(煅)1钱,牛黄3分。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口破烂。

用法用量

掺之。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六

《御药院方》卷九:龙脑散

处方

硼砂1分,脑子1分,朱砂1分,滑石(细末)半两,石膏(水飞)2两,甘草(生取末,炒)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咽喉肿痛,因风热在于脾肺,邪毒蕴滞,胸膈不利,故发疼痛及急喉痹,闭塞肿痛,粥饮难咽。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用新汲水调下;或干掺,咽津亦得。

摘录

《御药院方》卷九

《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烟霞圣效方》:龙脑散

处方

寒水石半两,胆矾1钱,朱砂1钱,乌鱼骨2钱,龙骨2钱,密佗僧3钱,麝香少许,乳香1钱,脑子少许,黄丹1钱(飞)。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疳漏恶疮。

用法用量

淡浆水洗过,淹干上药。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烟霞圣效方》

《魏氏家藏方》卷十:龙脑散

处方

龙脑半两,薄荷半两,僵蚕(直者,炒去丝)半两,川芎半两,防风(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细辛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风热。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米饮调下。临时看病,随证用汤使。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龙脑散

处方

龙脑(研)1分,麝香(研)1分,白附子(微炮)1分,牛黄(研)1分,天麻1分,白僵蚕(直者,炒)1分,干蝎(炒)1分,乌蛇肉(酒浸,焙)1分,麻黄(去节)半两,天南星(微炒)2钱。

制法

上药除龙脑、麝香、牛黄同研令匀外,余捣碎不罗,用新水1盏浸1复时,冬月浸2复时,生绢滤药汁,和寒食白面为丸,如大皂子大,阴干,捣罗为散,入前3味,再同研匀。

功能主治

化涎解热。主小儿胎风,及慢惊眼涩多睡。

用法用量

每服1字匕,薄荷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龙脑散

处方

龙脑(研)半钱,马牙消1分(入合子内固济,火煅通赤,先掘一地坑子,甘草水泼冷,湿纸衬药入坑子内,荫1宿,取研),丹砂(研)1钱,干蝎(微炒,研)7枚。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壮热不解,及惊热风热。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或1字,煎人参、茯苓汤调下。惊热者,冷水下;热甚者,冷水研生地龙汁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龙脑散

处方

龙脑(研)1分,蔓荆实1两,细辛(去苗叶)1两,升麻1两。

制法

上药捣3味为细散,入龙脑拌匀。

功能主治

去口气,辟风冷。主牙齿疼痛,龈间出血。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匕,揩牙良久,以温汤漱口。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卫生总微》卷二十:龙脑散

处方

龙脑1分(研),黄柏半两(末),白面2两,腊茶1两(研末)。

制法

上拌匀。

功能主治

痱疮。

用法用量

每以新绵温药扑上,破者敷之。

摘录

《卫生总微》卷二十

《圣惠》卷二十五

组成

龙脑1分(细研),犀角屑半两,羚羊角屑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防风半两(去芦头),白芷半两,独活1两,白僵蚕半两(微炒),麻黄1两(去根节),芎藭1两,天麻(锉),茯神半两,桂心3两,天门冬1两(去心,焙),牛膝1两(去苗),藿香半两,桑螵蛸半两(微炒),甘菊花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干蝎半两(微炒),牛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

主治

一切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用药禁忌

忌毒滑、动风物。

《圣惠》卷八十三

组成

龙脑1钱(细研),牛黄1钱(细研),黄连1分(去须),犀角屑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琥珀末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真珠末半两,铁粉(细研)半两。

主治

小儿壮热,心神烦躁,夜卧狂语。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用蜜水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

组成

龙脑(研)半钱,马牙消半钱,绿豆粉1钱。

主治

睛漏疮,目大眦出脓汁,有窍。

用法用量

用灯心粘药点眼,日4-5次。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