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燎疱为病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9.。北方俗称热疮,以疱疹为主者为燎疱[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9.。
热疮(heat sore;herpes simplex)为病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热气疮,俗名燎疱[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以皮肤黏膜交界处发生成簇水疱、糜烂、结痂、痒痛相兼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为疱疹性皮肤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多在1周后痊愈,但易于复发。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尤以成年人为多。
《圣济总录》:“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
热疮相当于西医的单纯性疱疹[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燎疱的病因病机
燎疱由风热外感,或肺胃积热上蒸所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
燎疱多为外感风热邪毒,客于肺胃二经,蕴蒸皮肤而生;或因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或由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发热、受凉、日晒、月经来潮、妊娠、肠胃功能障碍等常能诱发本病的产生。
燎疱的症状
燎疱易发生在上唇、口角和鼻孔周围,也可发生在颜面[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患处皮肤出现密集成簇的小水泡,形如粟米,或如小豆,疱液澄清,渐变混浊,自觉瘙痒灼痛,约1周消退,愈后常可复发[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
燎疱的诊断
燎疱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周围和外生殖器等处,若发生在口腔、咽部、眼结膜等处,称粘膜热疮;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称阴部热疮。皮损初为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数个或数十个针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疱疹或水疱,内含透明浆液,数日后疱破糜烂,轻度渗出,逐渐干燥,结淡黄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脱落而愈,但易复发。
发病前,局部有灼痒、紧张感,重者可有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发于外生殖器者,可引起尿频、尿痛等症状;发于口角、唇缘或口腔粘膜者,可引起颌下或颈部署核肿痛;发于孕妇则易引起早产、流产及新生儿热疮等。
需要与燎疱相鉴别的疾病
蛇串疮
蛇串疮皮损沿外周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不超过正中线;为成簇的水疱,疱间皮肤正常,刺痛明显。
黄水疮
黄水疮好发于儿童的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见于夏秋季节,皮损以脓疱、脓痂为主,呈散在分布,自觉瘙痒。
燎疱的治疗
燎疱治宜清热解毒[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内服黄连解毒汤,外涂黄连膏或金黄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
辨证治疗
肺胃热盛
热疮·肺胃热盛证(heat sore with pattern of heat exuberance in lung and stomach)是指肺胃热盛,以水疱多发生于口唇面颊,灼热痒痛,可伴发热,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热疮证候[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症状
多发于颜面部,以口唇鼻侧多见,皮损为群集小水疱,灼热刺痒;伴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于,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
鼻为肺之窍,胃经环绕面唇,风性上行,故肺胃热盛多发于面、鼻、唇。肺胃热盛,津液布散失常,则皮肤起小水疱;风热毒邪蕴蒸皮肤,则灼热;风盛则痒;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肺胃热盛之象。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治疗
辛夷清肺饮加减。
风热外袭
热疮·风热外袭证(heat sore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heat)是指风热外袭,以水疱多发生于口唇面颊,自觉灼热刺痒,轻度周身不适,舌质淡红,舌苔薄为常见症的热疮证候[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肝胆湿热
症状
疱疹发于阴部,易破溃糜烂,疼痛明显;伴发热,大便于,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
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绕阴器,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则见局部起疱疹;湿热蕴结,热盛皮腐,则易破溃糜烂;湿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热盛则发热;便于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治疗
龙胆泻肝汤加减。大便干者,加生大黄以泻下通腑。
阴虚内热
热疮·阴虚内热证(heat sore 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internal heat)是指阴虚内热,以水疱间歇发作,口干唇燥,舌质红,舌苔薄,脉细数为常见症的热疮证候[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症状
病情反复发作;伴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
辨证分析
热毒久恋,耗伤朋液,致阴虚内热,阴虚则阴阳失调,故易为诱因引起发病;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治疗
增液汤加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等。
外治法
局部外用药以清热、解毒、干燥、收敛为主。
皮损以丘疱疹为主,糜烂、渗出偏重者,以马齿苋水洗剂外洗或湿敷;
皮损以糜烂、结痂为主,或向愈时,以紫金锭磨水,或青黛膏、黄连膏等外搽。
燎疱患者日常保健
1.对反复发作者,应除去诱发因素。
2.保持局部清洁,促使干燥结痂,防止染毒。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炙博、肥甘厚味。
4.杜绝不洁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