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 2016年04月12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人体部位名·阑尾

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根部附着于盲肠内后方。阑尾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阑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一般以盲肠后位最多,其次为盆位。阑尾的长度平均7~9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粘膜皱襞。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一般在右髂前上棘到脐连线的外1/3处,此处称阑尾点,又叫麦氏点,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压痛。

经外穴名·阑尾

阑尾(lánwěi EX-LE7)为经外奇穴名[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7.。出《新中医》[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标准定位

阑尾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阑尾穴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阑尾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足三里直下1~2寸间,压痛明显处[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7.

阑尾穴位于小腿外侧,髌韧带外侧凹陷下5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

阑尾穴的位置

阑尾穴的位置

取穴

患者正坐位或仰卧屈膝,于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之间压痛最明显处取穴。

穴位解剖

阑尾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和胫骨后肌。分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部有腓深神经及胫前动、静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7.

功效与作用

阑尾穴有清热解毒,化瘀通腑的作用。

主治病症

阑尾穴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肠炎,下肢麻痹或瘫痪,足下垂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7.[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

1、急、慢性阑尾炎。

2、消化不良,胃炎,下肢瘫痪。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直刺1.5~2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7.

一般直刺1.0~1.5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

研究进展

手术时直接观察下发现针刺本穴,可使阑尾蠕动增强,少数甚至引起蜷曲摆动;X线钡餐检查发现阑尾排空加速、各例阑尾皆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现象[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

耳穴名·阑尾

阑尾(lánwěi CO6、7i appendix)为耳穴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标准定位

耳穴·阑尾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耳穴·阑尾位于耳甲艇,大、小肠两穴之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

耳穴·阑尾的位置

主治病症

耳穴·阑尾主治单纯性阑尾炎、腹泻[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

刺激方法

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5.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