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疔毒膏
《治疔汇要》卷下:方名:消疔毒膏组成:松香20两(用桑柴炭煎汁,澄清入松香煮烂,取出纳冷水中少时,再纳灰水中煮,以色白为度),乳香3两(每两用灯心2钱5分同炒去油,研细末),没药3两(研制同上),铜绿5两(研细;主治:疔毒,痈疽。制备方法:用桑柴火先将麻油入锅熬滚;冷透搓成如桂圆核大,藏瓷瓶内。
-
神方夺命丹
《普济方》卷二七五:方名:神方夺命丹组成:透明雄黄1两,肥巴豆120粒(不去油心),金鼎砒1两半,黄蜡4两(熔开)。主治:疔肿,痈疽,发背,诸恶疮,及食牛马肉发黄者。水鼎颠倒覆口,铁线扎定,须做把手提挈,略固口缝,安平地上,城砖围煅,下开四窍通风,一层熟火,一层生炭,层层相铺,平药处即止;
-
玉霜丹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组成:砒1两,焰消半两(以上2味同研细,以浓墨汁涂纸,候干,裹作10裹,先用熟炭火3斤烧1新坩锅子令红。先下1裹药,候烟尽,再下1裹,如此下10裹,药尽,看坩锅子内其信砒炼如汁,即倾出碟子内,候冷,研细),寒水石1两(火煅过,候冷,研细),白石脂1两(研细)。制备方法:上为末。
-
误下
误下治疗学术语。指误用泻下之法治疗不应泻下的病证。往往使病情加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
-
七珍膏
《万氏家抄方》卷一:组成:乳香3钱,没药3钱,轻粉3钱,白花蛇3钱,孩儿茶3钱,朝脑2两,麝香7分(俱细末)。并治一切恶疮痈毒。制备方法:先用香油1斤,槐枝青者截百段,陆续下枝,俟煎枯再下,至滴水成珠,次下黄蜡1两5钱,又下定粉12两,提起微温,方下上细药,即成膏,用水浸1宿,去火气,收藏。
-
青囊丸
处方:香附子(略炒)不拘多少乌药(略泡)减附子量三分之一制法:上药为细末,水醋煮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头痛有痰。用法用量:随证用引,如头痛,茶下;摘录:《韩氏医通》卷下《韩氏医通》卷下引邵应节方:方名:青囊丸组成:香附子(为主,略炒)不拘多少,乌药(略炮,减附1/3)。胃脘痛及气郁诸病。
-
远视力检查
定义:远视力检查(distantvisiontest)是指视力表置于眼前5m处检查视力的方法。嘱被检查者辨别视标的缺口方向,自视标0.1顺序而下,至患者不能辨清为止,记录其能看清最下一行的视力结果。如被检者在2米处看清0.1,则视力为2/5×0.1=0.04,余此类推。例如:如光定位准确,说明该眼视网膜功能基本正常,否则为不正常。
-
鼻甲
概述:鼻甲(nasalconcha)位于鼻腔外侧壁。最上鼻甲:多数人上鼻甲的后上方还有最上鼻甲(supremenasalconcha)。中鼻甲:中鼻甲由筛骨迷路内侧壁向下卷曲的薄骨片覆以黏膜构成,中鼻甲与上鼻甲之间为上鼻道,中鼻甲与下鼻甲之间为中鼻道。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的前上方。
-
二丁丸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二丁丸:处方:白丁香半两,丁香1两,密陀僧1两,韶粉1钱,硫黄3钱。用法用量:3岁儿10丸,日哺米饮下。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普济方》卷三九二引《全婴方》:组成:丁香半钱,白丁香1两,密陀僧1钱,轻粉1钱。主治:小儿乳癖,在两胁下,或左或右,状如狗舌,面黄腹大,潮热多渴。
-
阴虱检查法
名称:阴虱检查法适应证:阴虱检查法适用于阴虱病。禁忌证:无特殊禁忌。方法:1.用细密的篦子将阴毛上的阴虱梳下,或用小镊子直接取下阴虱,或用眼科剪剪下黏附有阴虱或阴虱卵的阴毛。2.将上述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10%KOH,在酒精灯上微加热后,于显微镜下检查,寻找阴虱或阴虱卵。
-
青麻饮子
《医方类聚》卷二二八引《王岳产书》:方名:青麻饮子组成:青麻子枝(和叶锉)1斗(以中元节所有收用最佳,不然,秋间收者亦得,着土处头1尺弃之,旧方云,未沤麻亦同其效),小荷叶3片(亦是中元节收,晒干),当归半两,甘草(炮)3分,陈橘皮3分,生姜(拍破)3分。主治:诸患恶滞,胞衣不下。
-
神仙中品黄龙丹
《圣济总录》卷二○○:方名:神仙中品黄龙丹组成:赤石脂10两,黄牛乳汁3升,乳香(通明者)1斤,白砂蜜1斤,甘草3两(末),白粳米3斗5升(分作5次炊药,以熟为度)。功效:延年益寿,使四气调和,经络无滞,脏腑通快,精神清爽,除一切风劳气冷大病。
-
电解质
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上述状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溶液和液态的共价化合物不发生电离,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一切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它们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
-
龂基下
龂基下人体部位名。“龂基下”指颐下正中骨陷中,为针灸穴位所在处。《素问·骨空论》:“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王冰注:“当颐下骨陷中有穴容豆,《中诰》名下颐。”又张介宾注:“唇内上齿缝中曰龂交,则下齿缝中当为龂基。今曰龂下基者,乃颐下正中骨罅也。”
-
里寒格热
里寒格热病证名。①上有热,下有寒,下寒格拒上热,阴阳失调。症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溏泄的下寒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②同阴盛格阳。
-
网萼木属
中文名网萼木属拼音名wangemushu拉丁名Geniosporum中国植物志66:552描述GeniosporumWall.网萼木属,唇形科,约25种,分布自中南半岛、印度、斯里兰卡,经马达加斯加至热带非洲,其中网萼木G.coloratum(D.Don。苞片具色;雄蕊4,下倾,伸出,花丝分离,无齿状附属器,花药汇合为1室,其后平展;属下物种网萼木
-
子死产门难产
子死产门难产为病名。指产门未开,死胎堵塞在产道,娩出发生困难。《傅青主女科》卷下:“妇人有生产三四日,儿已到产门,交骨不开,儿不得下。补血以生水,补气以生血,使气血两旺,死子可出而存母命也。(方药:人参一两、当归二两酒洗、川芎一两、益母草一两、赤石脂一钱、芥穗三钱炒黑)。”
-
颈椎旋转复位法
颈椎旋转复位法是治疗寰枢椎半脱位、颈椎后关节错缝、压缩等的复位手法。其操作方法为:先嘱患者摇晃头颈若干次,医者在其颈部两侧施行揉、滚手法,以松弛颈肌,然后令患者半蹲位(髋膝关节半屈曲),医者立其身后,稍微侧身。如运转自如,表明已复位,如运转受限,为复位不全,可按上法再行提牵旋转。
-
化虫圆
处方:胡粉(炒)、鹤虱(去土)、槟榔、苦楝根(去浮皮),各五十两;白矾(枯)十二两半。炮制:上为末,以面糊为圆,如麻子大。其虫不疗,则子母相生,无有休止,长一尺则害人。用法用量:一岁儿服五圆,温浆水入生麻油一、二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水精丹
功能主治:治夹食伤寒,虫积,食积。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四引汉东王先生方《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家宝》:别名:水晶丹组成:天南星1钱,滑石(各生为末)2钱,水银粉半钱,芜荑(取仁)100片,巴豆50粒(去壳,不去油)。主治:婴孩小儿夹食伤寒,及虫积、食积、胎积、惊积、恶物、食伤。用药禁忌:忌生硬果肉。
-
飞霜丹
处方:硇砂3分(去砂石),粉霜3钱。凡药得熟自于火上凝,更次入腻粉9钱,龙脑1钱,再滚研令匀,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一切虚中积,下痢浓血,里急后重,脐腹撮痛。用法用量:大人每服10丸至15丸,乳香汤送下;如有积可1-2日,方徐徐利下也。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
-
睡应丹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方名:睡应丹组成:京墨1钱(末),天南星1钱(末),白附子1钱(末),朱砂1钱(末),雄黄(末)1钱,金箔2片,脑少许,麝少许,青黛(末)半钱,全蝎1枚,轻粉3钱。用法用量:壮热,金银薄荷汤化下;或时时泻青物,煎木瓜汤下5-7丸。制备方法:上为末,煮糊为丸。
-
神验噎膈方
《良方集腋》卷上:方名:神验噎膈方组成:威灵仙2两(水浸1宿取出,捣汁),食盐1钱5分,狗宝末3分。服之少顷,病者觉上焦胸膈之间气机旋扰作动,勿令呕,次日仍用威灵仙2两,浸之隔宿,如前捣汁,入食盐1钱5分,刮入狗宝末4分,调服之,觉动处略下;用药禁忌:愈后必得食淡一年,庶不再发,倘不能食淡,再发不治矣。
-
四味换肠丸
《女科百问》卷下:别名:白术止痢丸组成:白术3分,诃子(炮,去核取肉)3分,肉豆蔻3分,钟乳粉1两。主治:因多思或寒气积滞而成下痢,便下觉脏腑疼痛,泻痢,饮食不美。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钟乳粉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闪火法
概述:闪火法(firetwinklingmethodflash-firecupping)是将95%酒精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缓动片刻,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扣下的火罐法。此法适用于各部位,可拔留罐、闪罐、走罐等,临床最常用。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操作时蘸取的酒精不宜太多,以免燃烧时滴下;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
-
狗头骨圆
处方:赤石脂、败龟(烧存性)、干姜,各半两;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狗头骨(一具.炮制:上为末,醋糊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久患下痢,所下杂色,昼夜不止;或其人久虚,频下肠垢,谓之恶痢,并能治之。用法用量:每服五、七十圆,米饮空心下。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漆甲散
《洞天奥旨》卷十:方名:漆甲散组成:川山甲1副,全明雄黄4两(为末)。主治:大麻风。用法用量:每服5钱,白滚汤送下。制备方法:将雄黄末用真生漆和匀,刷在甲上,微炙微刷,以尽为度。将川山甲分记上中下左右共作六块,各另研细末,用四年陈醋冬米饭为丸。
-
三物备急散
《金匮》卷下:方名:三物备急散别名:三味备急散、备急散、大黄散组成:大黄1两,干姜1两,巴豆1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用法用量: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3-4大豆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愈;如末愈,更与3大豆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愈;
-
巨胜煎
处方:巨胜半大升,地黄10斤(取汁6升),杏仁五大两,桂末1两,黑豆黄子1大升(末之),乳苏5两。制法:上药先下地黄汁煎至3升,次下杏仁、巨胜、乳苏等,候凝下豆、桂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虚损,变白为黑发。
-
捻转压入式进针法
捻转压入式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亦称捻压式进针法。指将拇指指端较食指指端突前0.4寸左右挟持针柄,中指抵住针体下端,无名指与小指下缘及腕部、手掌的尺侧缘紧贴于皮肤上,将针尖对准穴位,拇指迅速将针柄向后捻转,同时小指与无名指向下按压,并以腕力协助将针刺入皮下的针刺进针手法。
-
二气丸
《普济方》卷三二九:二气丸:处方:艾叶1两(醋浸一宿,煮干为度),阿胶半两(锉,炒)。功能主治:胎漏。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九《圣济总录》卷九十四:组成:石硫黄(研)1两,黑铅1两。主治:阴疝,上而不下,脐腹疼痛。次下硫黄,炒烟焰透,移下;候冷取出,研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干燥失重测定法
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下的小粒)。分取约1g或各药品项下所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精密称定,除另有规定外,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条件干燥至恒重。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硅胶或五氧化二磷,恒温减压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
-
玉箸消
《魏氏家藏方》卷九:组成:硇砂少许,白矾皂子大,马牙消1分,消石4两,黄丹5钱,巴豆6粒,蛇蜕1条(全者)。主治:喉闭。用法用量:每用1字,以竹筒子吹入喉中;如些小咽喉不利,只含化少许。制备方法:上药用瓷锅子,依次第逐旋下,药下到巴豆时,须逐个咬破下,候火蝴蝶尽,方再下一个,如此6次。
-
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为气功铭文。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共四十五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逆则死。”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
-
贲
贲为人体部位名。指膈。见《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下络胸里,散贯贲,合贲下,下抵季胁”;手厥阴之筋“散胸中,结于贲”;手少阴之筋“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齐”。
-
金疮膏
别名:败毒膏处方:桐油2斤,紫金皮半斤,白芷半斤,赤芍药4两,白芍药4两,独活1斤。制法:上药先下净锅内,文武火熬,看白芷嫩黄色,下当归3两,白芷老黄色,下黄松香8两,次下黄蜡4两,次下乳香3两,次下没药2两,次下血竭2两,文武进退火熬,棒桃珠似珀色,入水中不散,拈方好;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五
-
黄耆防风汤
《医林改错》卷下:黄耆防风汤:处方:黄耆4两(生),防风1钱。功能主治:脱肛,不论10年8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下《医说》卷一引许胤宗方:方名:黄耆防风汤别名:珊瑚蒸组成:黄耆、防风。用法用量:数10斛置于床下熏蒸。胤宗曰:口不下药,宜以汤气蒸之,令药入腠理,周时可愈。
-
替拿散
《医学正印》卷下:方名:替拿散组成:当归5钱(酒洗),川芎5钱,大腹皮5钱,黑豆(洗净,晒干)、枳壳5钱(麸炒),柞枝5钱(其枝多刺,其叶如杏,叶可以饲蚕者),白芷5钱。用法用量:候产母腹痛时,用水3碗,煎1碗半,炖热,待胞浆水一破,即服一半,少顷,儿或未下,再服一半,自然生下。
-
伏火四种玉粉丹
别名:白金丹处方:握雪礜石2两,寒水石2两,阳起石2两,砒霜1分。功能主治:补益下元。主一切冷疾,诸疟痢。乃先下矾石充底,次下砒霜,次下阳起石,上以寒水石盖之,其瓶子口,磨1砖子盖之,以六一泥固缝,于灰池内坐1砖子,安药瓶子,初以文火,后渐断令通赤,住火候冷,取出研令极细。每服5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
大黄蚀肉膏
处方:大黄1两,附子1两,菵草1两,芎1两,雄黄(研)1两,真珠末1两,白蔹2两,白蔹2两,矾石(研)2两,黄芩2两,漆头2两,芦茹(末)2两,雌黄(研)1两。下矾石、芦茹等研者药,煎成膏。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方中雄黄、雌黄、矾石下“研”字原脱,据《普济方》补。
-
数欠
指频繁地打呵欠。《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灵枢·口问》:“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张氏医通》卷九:“然必由少阴经气下郁,不能上走阳明,胃气因之不舒而频频数欠。以泄其气,舒其经。”
-
温中大黄汤
《千金》卷十五:方名:温中大黄汤组成:干姜1分,桂心1分,厚朴1分,甘草1分,当归2分,人参2分,茯苓2分,白术2分,大黄6分,桔梗3分。用法用量:上(口父)咀。200日以来,1服3合。附注:若已服诸利汤去实,胃中虚冷,下如水,干呕眼陷,烦扰不宜利者,可除大黄;若中乳,乳母洗浴水气未消,饮儿为霍乱者,但用大黄;
-
少腹急结
患者下腹部板滞、坚硬。少腹急结为下焦蓄血的主要症状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参见伤寒蓄血:伤寒蓄血证为病证名。指太阳蓄血证。
-
九盏汤
处方:黄连(长3寸)30枚(秤重2两半),龙骨(如棋子)4枚(重4分),附子(大者)1枚,干姜1两半,胶1两半。功能主治:下痢。如此9上9下,纳诸药,着火止,沸辄下,着土上,沸止又复,9上9下,度可得1升,顿服即止。摘录:《证类本草》卷七引胡洽方
-
颏肌张力过大
颏肌张力过大的患者,闭口时由于颏肌收缩张力过大,常常妨碍下牙弓前段的向前生长,形成下前牙拥挤。防治方法:用附唇挡的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以消除异常的颏肌张力,在舌肌的作用下可使下牙弓前段向前生长。
-
胸围差
胸围差是让被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胸围长度,再尽力深呼气,记录胸围长度,两者长度差,叫做胸围差。胸围差,可以间接地反映肺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通气能力的高低。测量部位是:在背部,皮尺放在两肩胛骨的下角下,在胸部,男性皮尺应齐乳晕下缘,女性乳腺已发育者,沿乳腺上第4肋骨处。
-
陷胸丸
处方:大黄(二两),杏仁(去皮尖.炮制:先将大黄葶苈二味为末,后研杏仁芒硝为泥,入前药末和令匀,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用法用量:每服一丸,抄甘遂末半钱,白蜜半两,水二盏,煮取一盏,不拘时服。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
-
水晶膏药
主治:疔疮、背痈、瘤痈、奶疽、丹毒、黑痈。如杖疮,约度大小恰好剪贴,不可太大,先将周围剪下油单烧灰,热酒调,嚼生姜送下,次贴药。制备方法:水两碗许,入砂锅内,同黄连煎至一碗半,先下油单5张,又续下5张,同煎至七百沸,汤耗旋添,不得犯铁器,漉起,擦去黄连滓屑,焙干。用药禁忌:贴药后,忌荤腥1-2时辰。
-
痼冷丸
《普济方》卷一二○:痼冷丸:处方:白术15克神曲30克(炒令黄色)川姜(炮)桂心各6克川椒3克(炒香)吴茱萸9克(洗)制法:上为细末,蜜水糊为丸,如桐梧子大。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治心腹痼冷。备注:一方为散,米饮服1克。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1日2次,空腹服。制备方法:上药治下筛。
-
馏程测定法
馏程系指一种液体照下述方法蒸馏,校正到标准压力[101.3kPa(760mmHg)]下,自开始馏出第5滴算起,至供试品仅剩3~测定法取供试品25ml,经长颈的干燥小漏斗,转移至干燥蒸馏瓶中,加入洁净的无釉小瓷片数片,插上带有磨口的温度计,冷凝管的下端通过接流管接以25ml量筒为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