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里 2016年04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穴位基础信息表]建里|Jianli|Chienli|Building Interior|CV11|11|VC11|VC11|KG11|Cv11|Co11

建里为经穴名( Jiànlǐ CV11)[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建就建立,里为表之对,此穴在中、下脘之间,有建立中焦里气之功,故名建里[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标准定位

建里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仰卧位。建里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建里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建里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9.

建里穴的位置

建里穴的位置

建里穴的位置

建里穴的位置

取法

在脐上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建里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穴位解剖

建里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下动脉交界处的分支[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9.

功效与作用

和胃健脾、通降腑气

建里穴有健脾理气、和胃消积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主治病症

建里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及腹胀身肿、腹痛肠鸣、腹膜炎、腹直肌痉挛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建里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食欲不振;以及急慢性胃炎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9.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不嗜食,身肿,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腹肌痉挛。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8~1寸。

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直刺1~1.5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9.

灸法

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9.

配伍

建里穴配内关、公孙治胃痛[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建里穴配上脘、足三里、天枢治腹胀、消化不良[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建里穴配水分太溪、照海治水肿[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3.

建里配水分,有行气利水,健中和胃的作用,主治肚腹肿胀,呕哕。

建里配内关,有和胃宽中的作用,主治胸中苦闷,呃逆。

建里配中脘,有行气散结,化湿去滞的作用,主治霍乱肠鸣,腹痛胀满,弦急上气。

文献摘要

《普济》:治肠中疼痛,针入一寸二分,灸亦良。

《类经图翼》:一云宜针不宜灸,孕妇尤忌之。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