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 2011年12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最简单的醇类。甲醇很轻、挥发度高、无色、易燃及有毒。通常用作溶剂、防霜剂(antifreeze)、燃料或中和剂。甲醇可以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并释出二氧化碳及水:

2 CH3OH + 3 O2 → 2 CO2 + 4 H2O

甲醇的火焰也是近乎无色,所以燃点甲醇时要格外小心,以免被烧伤。

不少细菌在进行缺氧新陈代谢之时,都会产生甲醇。因此,空气中存有少量甲醇的蒸气,但几日内就会在阳光照射之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为二氧化碳。

生产 工业上甲醇由一氧化碳与氢反应制得。 CO + 2H2 → CH3OH

结构

IUPAC

英文名 Methanol

其他名称 羟基甲烷 木醇

识别

CAS号:67-56-1

RTECS号:PC1400000

SMILES:CO

性质

化学式:CH3OH

摩尔质量:32.04 g/mol g mol-1

外观:无色液体

密度:0.7918 g/cm3

熔点:–97 °C (176 K)

沸点:64.7 °C (337.8 K)

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完全互溶

pKa:~ 15.5

黏度:0.59 mPa·s,20 °C

分子偶极矩:1.69 D(气态)

危险性

EU分类:易燃(F) 有毒(T)

NFPA:704 3 3 1

警示性质标准词:R11, R23/24/25, R39/23/24/25

安全建议标准词:S1/2, S7, S16, S36/37, S45 闪点 11 °C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相关化学品

相关醇:乙醇丁醇

相关化学品:一氯甲烷 甲醚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都依从国际单位制,以及来自标准状况(25 °C, 100 kPa)的条件。

用途

甲醇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涂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生产,还用于溶剂和工业及民用燃料等。

甲醇亦有时会用于更高的份子建构,例如:利用改性高岭土作催化剂,我们可以把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科学家基于高岭土在类似的环境所扮演的催化角式,以及地球创始之时的丰富甲烷环境,推论出地球生命的生成可能从甲醇开始。

物理特点

沸点: 64.7°C 冰点: -97.8°C 密度(25°C): 780 kg m -3 自燃点:463.89℃ 燃点:8℃

健康危害

甲醇对人体有强烈毒性,因为甲醇在人体新陈代谢中会氧化成比甲醇毒性更强的甲醛和蚁酸(甲酸)。

饮用含有甲醇的酒可引致失明、肝病、甚至死亡。 早期症状包括心跳加速、腹痛、上吐(呕)、下泻、无胃口、头痛、晕、全身无力。 严重者会神志不清、呼吸急速至衰竭、视网膜受伤害,最严重者是死亡。

然而,仍然有不少不法商人不顾人命安全,把甲醇混入私酒或假酒内出售。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5628mg/kg(大鼠经口);15800mg/kg(兔经皮);LC5082776mg/kg,4小时(大鼠吸入);人经口5~10ml,潜伏期8~36小时,致昏迷;人经口15ml,48小时内产生视网膜炎,失明;人经口30~100ml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呼吸衰弱,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mg/m3,12小时/天,3个月,在8~10周内可见到气管、支气管粘膜损害,大脑皮质细胞营养障碍等。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啤酒酵母菌12pph。DNA抑制:人类淋巴细胞300m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浓度(TDL0):7500mg/kg(孕7~19天),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20000ppm(7小时),(孕1~22天),引起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发育异常。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WS/T143-1999 作业场所空气
气相色谱法 HJ/T33-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
变色酸比色法;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空气
气相色谱法 《水质分析大全》张宏陶主编 水质
品红亚硫酸法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企业空气

环境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中国 MAC 50mg/m3;美国 OSHA PEL-TWA 260mg/m3 危规: GB 3.2 类 32058。 原铁规: 一级易燃液体, 61069。UN NO.1230。 IMDG CODE 3087页,3类。副危险 6.1 类。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0mg/m3
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一次值)

1.00mg/m3(日均值)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190(表2);220(表1)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5.1~100(表2);6.1~130(表1)

三级7.8~170(表2);9.2~200(表1)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2mg/m3(表2);15mg/m3(表1)

前苏联(1978)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3.0mg/L
前苏联(1978) 渔业用水中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前苏联 污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20mg/L
  嗅觉阈浓度 140mg/m3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