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黄芩丸

处方

黄芩1分,五倍子1分,蟾酥半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每取1丸含,吐津。以愈为度。

摘录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医心方》卷二十五引《产经》:黄芩丸

处方

黄芩2分,干姜2分,人参2分。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洞利,昼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丸,每日3次。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五引《产经》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芩丸

处方

黄芩(去黑心)1两,地榆1两,龙骨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漏芦(去芦头)1两半,酸石榴皮(切,炒)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血痢,腹痛减食,四肢瘦弱,渴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空腹以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惠》卷十八:黄芩丸

处方

黄芩1两,栀子仁1两,铁粉1两(细研),栝楼根1两,马牙消1两(研),寒水石1两(研)。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热病,心脾壅热不退,口干烦渴,时发躁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浆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五:黄芩丸

处方

黄芩(去黑心)2两,人参1两,芍药(锉)1两,郁金1两,大黄(锉,炒)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热毒上冲,目赤飞血,头旋恶心,坐卧不得,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煎黄芩汤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方名

黄芩丸

组成

黄芩(去黑心)半两,砒霜(煅,研)3分,乌梅肉(炒干)1分,黄柏(锉)1分。

主治

一切休息痢,日夜不止,四体倦怠。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冷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方名

黄芩丸

别名

无辜黄芩丸

组成

黄芩(去黑心)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半两者)。

主治

小儿丁奚,腹大项细,贪食不充肌肉,黄瘁。

用法用量

每服量儿大小10-15丸、20丸,米饮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黄雌鸡肥嫩者1只,去毛,勿令着水,腹上开一小窍子,取去肠肚,纳药末,于阳饭上蒸软,即取出晒干,不用鸡,为末,软饭为丸,如绿豆大。

附注

无辜黄芩丸(《普济方》卷三九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方名

黄芩丸

组成

黄芩(去黑心)1分,栀子仁1分,犀角镑1分,麝香(研)1钱,虎睛(研)1只。

主治

小儿诸般痫疾,口出白沫。

用法用量

1-3岁儿每服3丸,3-5岁儿每服5丸,并以米饮送下,1日4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