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2018年03月12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黄芩原植物及药材

黄芩

黄芩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拉丁名

Radix Scutell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英文名

baical skullcap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别名

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

腐肠、空肠、元芩、枯芩、子芩[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来源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叶对生,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全缘,下面密被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花偏生于花序一侧;花萼二唇形,盾片高约1.5mm,果时增大;花冠紫色、紫红色至蓝紫色,花冠筒近基部明显膝曲;雄蕊4,二强。小坚果卵球形,黑褐色,具瘤。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向阳草地山坡及休荒地上。

产地

黄芩主产河北、山西、内蒙古;有栽培。

黄芩主产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采收与初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晒至半干后撞去栓皮,晒干。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生药性状

根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网纹。质硬而脆,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成空洞。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

黄芩味苦,性寒;入心、肺、胆、大肠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的功效与主治

黄芩具有消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安胎的功效[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治温病发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高血压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治血热妄行,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胎动不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治目赤肿痛,痈疖疮疡[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为眼科常用清热燥湿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

(1)用于湿热所致目赤红肿,睑眩赤烂,黑睛生翳,瞳神紧小,瞳神干缺等,常与黄连、滑石、车前子等配伍,如除湿汤。

(2)用于实热所致针眼、眼丹、白睛红赤、眼痛等。常与黄连、连翘、知母等配伍,如除风清脾饮。

(3)用于火热亢盛,血热妄行所致白睛溢血,常与桑白皮、牡丹皮、赤芍等合用,如退赤散。

黄芩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的化学成分

黄芩含黄芩甙(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甙(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黄芩酮Ⅰ、Ⅱ(skullcapflavoneⅠ、Ⅱ)、千层纸黄素A(oroxy-linA)及菜油甾醇。

黄芩含黄芩苷元即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和黄芩新毒(Neobaicalein)。尚含木蝴蝶索、五羟基黄烷酮、四羟基黄酮、粘毛黄芩素等。还含苯甲酸、β-谷甾醇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的药理作用

黄芩煎剂在体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痢疾、白喉、绿脓及结核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对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对多种皮肤真菌以及白色念珠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苷对动物有抗炎、抗变态反应,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汉黄芩素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中毒有解毒作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煎剂、酊剂及黄芩苷对麻醉犬、猫、兔均有降压作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煎剂、酊剂、黄芩苷元及汉黄芩素有利尿作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还有利胆、解除平滑肌痉挛、解热、镇静及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化总胆固醇/总磷脂比值的作用[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制剂口服毒性较小,静注毒性较大[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3.

黄芩的药典标准

品名

黄芩

Huangqin

SCUTELLARIAE RADIX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黄色。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长60~250μm,直径9~33μm,壁厚,孔沟细。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较厚或甚厚。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网纹导管多见,直径24~72um。木纤维多碎断,直径约12μm,有稀疏斜纹孔。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直径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溶液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黄芩素对照品、汉黄芩素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0.5mg、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及上述三种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三个相同的暗色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40.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3g,精密称定,加70%乙醇4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人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m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

黄芩饮片

炮制

黄芩片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8.0%。

鉴别

同药材。

酒黄芩

取黄芩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本品形如黄芩片。略带焦斑,微有酒香气。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8.0%。

鉴别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

3~1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