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合胆 2009年01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肝合胆   生理学名词。脏腑相合之一。肝胆相连,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二者经脉又相互络属,故相合为表里。肝为脏,属阴;胆为腑,属阳,故又相合为阴阳。肝气有助于胆汁的化生,而胆汁的贮藏和排泄靠肝的疏泄功能调节。《灵枢·本输》:“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东医宝鉴·内景篇》:“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肝胆病变常相互影响。如肝气热则胆泄口苦;胆火旺盛常与肝火上炎同见;湿热之邪易同时侵犯肝胆,出现肝胆湿热证。治疗上,平肝的药物可以泻胆火,而泻胆火的药物可以平肝,也体现了肝胆相合的关系。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