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溜 2012年03月19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复溜,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及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定位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深层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一支。该神经自股三角内下降,经其尖进入股管。在该管的下端,与膝最上动脉共同穿股收肌腱板,离开该管;继在膝内侧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表脉下降至小腿内侧,至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二支:一支继续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内踝;另一支经内踝的前面,下降至足的内侧缘。隐神经可与腓浅神经的足背内皮神经结合。上述的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等由胫神经的肌支支配。

特异性

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

功用

补肾益阴,温阳利水。

主治病症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

3. 其它:功能性子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

刺灸法

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配伍

配合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多汗,无汗或少汗。

配肝俞、脾俞,有舒肝益肾,健脾除湿的作用,主治泄泻,水肿。

文献摘要

《大成》:主肠澼,腰脊内引痛,不得俯仰起坐。

《金鉴》:主治血淋,气滞腰痛。

《玉龙歌》: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研究进展

针刺健康人的复溜穴,出现抑制肾脏水排泄效应,排出量增正常减少。

针刺复溜,在X线下观察到对阑尾蠕动有加强效应,能促进阑尾腔内钡剂排空。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