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门 2016年04月05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耳门:1.经穴名;2.耳屏;3.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4.经穴别名。

经穴名·耳门

[穴位基础信息表]耳门|Ermen|Erhmen|Ear Gate|TE21|21|TR23|TR23|3E23|T21|TB21

耳门为经穴名(ěrmén TE21)[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耳即耳窍,门即门户,此穴居耳前,如声音入耳之门户,故名耳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标准定位

耳门穴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参考资料]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耳门穴位于耳屏上切迹之前方凹陷处,张口取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

耳门穴位于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即微张口,耳屏上切迹前的凹陷中,听宫直上[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耳门穴的位置

耳门穴的位置

耳门穴的位置

耳门穴的位置

取法

正坐或侧伏,微开口,当听宫穴直上0.5寸之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

耳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腮腺。有颞浅动、静脉。分布着耳颞神经及面神经分支。皮肤由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含有上述皮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腮腺上端的筋膜入该腺,直抵外耳道软骨上方的骨膜。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

功效与作用

耳门穴有开耳窍、疏邪热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开窍聪耳,泄热活络。

主治病症

耳门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

耳门穴主要用于耳部疾患等:如耳鸣、耳聋、聋哑、齿痛、眩晕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现代又多用耳门穴治疗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耳聋耳鸣,耳疮流脓,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口周肌肉痉挛。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3~0.5寸[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

一般直刺0.5~l.0寸,避开耳前动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1、治耳聋时,针斜向内前下方深刺1.5-2.0寸,局部酸胀感。

2、治口眼喎斜时针可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0.5-1.0寸耳底胀痛,有时酸胀感可扩散至舌前部。

灸法

艾条灸5~10分钟[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

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伍

耳门穴配翳风、中渚、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耳门穴配翳风、合谷治中耳炎[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耳门穴配丝竹空治牙痛[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

耳门配听宫、听会、翳风,有清热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聤耳。

耳门配颊车、下关、合谷,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

耳门配颧髎、颊车、翳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颌关节炎。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耳聋鸣,头颔痛,耳门主之。

《外台秘要》:治中风口喎。

《针灸大成》:主耳鸣如蝉声,聤耳脓汁出,耳生疮,重听无所闻。

《类经图翼》:主治耳聋,聤耳脓汁。

耳屏·耳门

耳门为人体部位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即耳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外耳孔道的小瓣[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又名蔽[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9.。见《黄帝内经灵枢·五色》。《黄帝内经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

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耳门

耳门为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即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以候耳目之气[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王冰注:“在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手少阳脉气之所行也。”候耳目之气。

经穴别名·耳门

耳门为经穴别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出《千金翼方》。即听会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4.。听会为经穴名(Tīnghuiì GB2)[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属足少阳胆经[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穴在耳前,故名[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位于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张口取穴[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有开耳窍、疏风热的作用[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主治耳及面颊等疾患[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如耳鸣、耳聋、聤耳、耳底痛、眩晕、口噤、音哑、齿痛、腮肿、口眼斜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现代又多用以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领关节炎等[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参考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4.。详见听会条。

听会(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