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镰法 2017年06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砭镰法为医疗方法名。外治法之一。又名砭法、飞针。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刺皮肤或粘膜放出少量血液,促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的一种治疗方法。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砭镰法在古代包括排脓及载法两方面。

适应证

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丹毒、红丝疗等。

《黄帝内经灵枢·玉版》:“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可取也。”即用砭石之尖锋,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浅刺破,使内蕴热毒及脓血得以外泄,以达消肿、排脓、止痛之目的。

如为丹毒,可用砭石浅刺患处,放去恶血;或红线疔(急性淋巴管炎)时,可沿红线消毒后,常用三棱针先挑断红线近心端,而后沿红线每隔一寸挑断之,且以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以此阻止毒邪向心之扩散。

用法

先常规消毒,然后用三棱针或刀锋直刺皮肤或粘膜,迅速移动击刺,以患部出血。或排出粘液、黄水为度。

注意事项

慢性的阴证、虚证禁用。砭刺不可刺得太深,以免伤及经络;刺后可再敷药包扎。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