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睛乱脉症 2016年01月12日修订版

BY fengchuile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白睛乱脉症为病证名[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0. 。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赤丝乱脉证[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0. 。赤丝乱脉证又名赤丝虬脉、白睛乱脉[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 。出《证治准绳·杂病》。多因受邪日久,白睛血络瘀滞所致[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 。常见气轮丝脉赤乱,纵横分布,粗细疏密不等,自觉眼涩不爽,或微泪羞明[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 。类今之慢性结膜炎[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 。多见于椒疮、栗疮等,或长期风沙烟尘刺激,嗜酒或用眼过度者[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 。宜审因论治,一般以散邪祛瘀为主,可选服退赤散或归芍红花散加减[参考资料]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