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百部散

处方

百部 贝母(煨微黄)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锉)各30克 石膏60克

制法

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咳嗽发热。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竹叶2~7片,煎至90毫升,去滓。乳母食后温服,小儿饮其乳汁。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圣惠》卷四十六:百部散

处方

百部1两,细辛1两,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炙微赤,锉),紫菀1两半(去苗土),桂心1两,白术1两,麻黄3两(去根节),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五味子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咳嗽,昼夜不得睡卧,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六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百部散

别名

百部汤

处方

百部1两(炮干),款冬花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另研入),甘草1两(涂酥,炙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脏风热,上喘咳嗽,鼻塞生疮,口干咽痛。

用法用量

百部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惠》卷六:百部散

处方

百部1两,桔梗1两(去芦头),射干1两,川升麻1两,天门冬1两(去心),木通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沙参半两(去芦头),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痿咳嗽,涕唾稠粘,咽喉不利,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

《圣惠》卷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百部散

处方

金毛狗脊(去毛)1两,黑狗脊1两,蛇床子(炒)1两,马兜铃根1两,硫黄(研)半两,秦艽半两,百部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秃疮

用法用量

生麻油调涂疮上。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圣惠》卷四十六:百部散

别名

百部汤

处方

百部1两,赤茯苓2两,百合1两,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3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气暴热咳嗽,气满喘急;又治骨蒸劳,烦热,肩背疼痛,四肢乏力,咳嗽。

用法用量

百部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六

《普济方》卷一六三:百部散

处方

百部1两,款冬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

制法

上为末,入杏仁拌匀。

功能主治

新久喘嗽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糯米20粒,同煎米饮,食后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三

《圣惠》卷八十三

组成

百部1两,贝母(煨微黄)1两,紫菀(洗去苗土)1两,葛根(锉)1两,石膏2两。

主治

小儿咳嗽头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小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每令乳母子食后温服,令儿饮乳甚佳。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圣济总录》卷七

组成

百部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分,牛膝(去苗,切,酒洒,焙)半两,白术半两。

主治

中风軃曳,挛躄不能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渐加至2钱匕,日3次,夜1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组成

百部2两,款冬花1两,贝母(去心)1两,白薇1两。

主治

肺实,鼻塞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