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Tiāntū CV22[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五户为经穴别名,即天突穴[1]。见《黄帝虾蟆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穴位 | 天突 | ||
---|---|---|---|
汉语拼音 | Tiantu | ||
罗马拼音 | Tientu | ||
美国英译名 | Sky Prominence | ||
各国代号 | 中国 | CV22 | |
日本 | 22 | ||
法国 | 莫兰特氏 | VC22 | |
富耶氏 | VC22 | ||
德国 | KG22 | ||
英国 | Cv22 | ||
美国 | Co22 |
天突为经穴名(Tiāntū CV22,RN22)[2][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玉户(《针灸甲乙经》)、天瞿(《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聚英》)、五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属任脉[3]。天突是阴维脉、任脉的交会穴[3][4]。天即天空,突即灶突,此穴位所在相当于气管上端,颇似肺气通天的灶突,故名天突[4]。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噎膈,咳唾脓血,喉中痰鸣,心痛,舌下急,衄血,咯血,现代又用天突穴治疗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6 穴名解
天即天空,突即灶突,此穴位所在相当于气管上端,颇似肺气通天的灶突,故名天突[4]。
天,上意,指天气及人身之上部。突,指灶突。灶突,即烟囱,有穿通之义。天气通于肺,穴处犹如肺气出入之灶突也。本穴位居胸腔最上的喉头,既为清气之所入,又为浊气之所出,故以为名。[5]
8 所属部位
颈[6]
9 五户穴的定位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正坐仰头取穴[7]。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正中,当胸骨切迹上缘上0.5寸凹陷处(《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7]。
另说“在颈结喉下二寸”(《针灸甲乙经》)、5寸(《备急千金要方》),3寸(《太平圣惠方》)、1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天突穴在颈部的位置
天突穴在颈部的位置
11 五户穴穴位解剖
天突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锁乳突肌腱(两胸骨头)之间、胸骨柄颈静脉切迹上方、左右胸骨甲状肌、气管前间隙。浅层布有锁骨上内侧神经,皮下组织内有颈阔肌和颈静脉弓。深层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和头臂静脉等重要结构。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锁乳突肌腱(两胸骨头)之间→胸骨柄颈静脉切迹上方→左、右胸骨甲状肌→气管前间隙。[8]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骨舌骨肌之间→左、右胸骨甲状肌之间→上纵隔蜂窝组织→气管前间隙[9]。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颈横神经和颈静脉弓属支分布;深层有舌下神经降支和甲状腺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气管[9]。向下刺可入胸骨柄后方,有胸腺、左无名静脉和主动脉弓等结构[9]。
12 五户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突穴位于胸廓上口处,深部为肺系,具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化痰利咽之功,可用于治疗胸、肺、咽喉病[10]。
天突穴具有豁痰开窍之作用,是治疗诸痰之证的主要腧穴,对于痰厥、中风、眩晕、咳嗽、梅核气等效果较好[10]。
《针灸甲乙经》有:“在颈结喉下二寸。”主治咽喉疾患。《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血气乏闭,咳逆咽冷,声破喉猜。”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于胸腔最上,其功用为通,刺法使患者含胸延颈。术者循胸骨内缘向下探刺,导引滞塞之气上通,俾于痰郁气之在胸臆者,得以爽利涌出,按摩术有点天突法。1948年高式国医师诊一妇人,因大怒气厥。拟刺回阳九针,甫刺哑门一穴。一老人突然走入,呼令去针,急起针。彼令一壮妇人抱扶患者端坐。另一妇人以中指探其天突,叱令用力,再用力,患者忽然啊的一声,大哭而苏。后仿用此法,通痰导气,多收捷效,愿同道共识之。[10]
13 五户穴主治病证
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噎膈,咳唾脓血,喉中痰鸣,心痛,舌下急,衄血,咯血,现代又用天突穴治疗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10]。
天突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膈[10]。
天突穴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咳唾脓血,肺痈;喉痹,咽干,暴喑,梅核气,喉中痰鸣;呕吐,噎膈;心痛,舌下急,衄血,瘿气[10]。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后壁刺入0.5~0.8寸[10]。
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10]。
先直刺0.2~0.3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即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局部酸胀,咽喉发紧似有阻塞感,起针后即消失,不留针[10][10]。
注意:天突穴施术时不宜留针及施用强刺激手法,以免伤及脏器;对肺气肿患者尤需谨慎[10]。
14.2 灸法
15 五户穴的配伍
天突配璇玑、风府、照海,有行气解表,养阴清热的作用,主治喉肿咽痛。
天突配灵道、阴谷、复溜、丰隆、然谷,有滋肾降火利咽的作用,主治咽痛久不愈,喑哑,入睡口干。
16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
《针灸甲乙经》:咳上气,喘,暴喑不能言,及舌下挟缝青脉,颈有大气,喉痹,咽中干,急不得息,喉中鸣,翕翕寒热,项肿肩痛,胸满,腹皮热,衄,气梗心痛,瘾疹头痛,面皮赤热,身肉尽不仁,天突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咳嗽上气,胸中气噎,喉中状如水鸡声,肺痈,咳唾脓血,气咽干,舌下急,喉中生疮,不得下食。
《玉龙歌》:哮喘之证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
17 五户穴研究进展
17.1 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针刺天突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使甲状腺缩小,症状消失,基础代谢明显降低。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有效率可达86.9%,尿中排碘量明显降低,甲状腺对碘的吸聚和利用能力提高。有实验正常人服131I 2μBq(微贝可),20 min后用重手法刺双合谷、扶突、天突,于行针3次后的2、4、6、24、48 h测定,发现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量大多提高,而针刺通里等穴则无影响。[10]
针刺甲亢患者天突穴,可使基础代谢降低,而对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针后基础代谢可增加[10]。
17.2 治疗外周性呼吸衰竭
临床观察,电针天突穴对呼吸衰竭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外周性呼吸衰竭疗效明显[10]。
17.3 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调整作用
针刺天突对支气管平滑肌也有调整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有治疗作用[10]。
17.4 降低气道阻力
针刺天突、肺俞等穴,无论吸气或呼气阶段的气道阻力,都从增高状态明显下降,特别是呼气时的气道阻力下降最为明显[10]。
17.5 对食管蠕动的影响
在X线下观察,针刺天突、膻中可使健康人食管蠕动增加,内径增宽,也可使食管瘤瘤部的上、下段食管蠕动呈相同改变。[10]
17.6 对免疫功能有调整作用
针刺天突对免疫功能有调整作用,针刺家兔“天突”、“内关”,可看到淋巴母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但是对于有些淋巴母细胞转化率针前较高的针刺麻醉患者,针后反见下降。针刺天突也可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10]
18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3.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7.
-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4.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4.
-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
-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4-385.
-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4.
-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