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

经穴别名 腧穴学 颈部腧穴 针灸学 中医学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穴位特效按摩 经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chuāng

2 英文参考

Tiānchuāng SI16[中国针灸学词典]

tiānchuā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I1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天窗:1.经穴名;2.经穴别名。

4 经穴名·天窗

穴位天窗
汉语拼音Tianchuang
罗马拼音Tienchuang
美国英译名Celestial Window
各国代号中国SI16
日本16
法国莫兰特氏IG16
富耶氏
德国DÜ16
英国Si16
美国SI16

天窗经穴名(Tiānchuāng SI16)[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别名窗笼窗聋天笼。属手太阳小肠经[1]。天即天空,指上,窗即窗户,穴在颈部,位于上,主治耳病通耳窍,如开天窗,故名天窗[1]。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瘾疹癫狂颈项强直作痛,甲状腺肿,颈痛,瘿肿,腮腺炎,中风口噤暴瘖暴喑不能言,失语,喉痹扁桃体炎头痛,颊肿,咽喉炎,肋间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甲状腺肿大,肩关节周围炎等。

4.1 别名

窗笼(《针灸甲乙经》),天笼(《循经考穴编》),窗聋(《外台秘要》) 。

4.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针灸甲乙经》:天窗,一名窗笼,在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陷者中。

4.3 穴名

天即天空,指上,窗即窗户,穴在颈部,位于上,主治耳病通耳窍,如开天窗,故名天窗[1]

天,指头。窗,指头之孔窍。指其功能开通头面孔窍诸病,犹如人身上部之窗户也。喉舌为声音之门户,呼吸之孔道。穴当其间,有如开窗通气,且能治耳目诸病,故名。[2]

4.4 所属部位

[3]

4.5 天窗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天窗穴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4][5]

天窗穴位于颈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当扶突穴后与喉结相平处(《针灸甲乙经》)[6]

一说天窗穴“在风池翳风之间”(《循经考穴编》广注) 。

天窗穴位于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侧伏或正坐取穴[6]

天窗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png

天窗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png

天窗穴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

天窗穴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肌肉

天窗穴的位置

天窗穴的位置(骨骼

4.6 天窗穴的取法

正坐或平卧位,平甲状软骨(喉结)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在扶突穴后方。

天窗穴位于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侧伏或正坐取穴[6]

正坐或平卧位,平甲状软骨与舌骨肌之间的廉泉穴,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7]天窗穴与人迎扶突均横平喉结,三者的位置关系为:胸锁乳突肌前缘处为人迎,后缘处为天窗前后缘之间为扶突[7]

快速取穴:转头,从耳下向喉咙中央走行的绷紧的肌肉后缘与喉结相平处即是天窗[8]

4.7 天窗穴位解剖

天窗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颈深筋膜、头、颈夹肌。有颈升动脉分布着颈皮神经,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皮肤较厚, 由耳大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致密, 除有皮神经走行外,耳后静脉向颈外静脉汇入。颈深筋膜因被覆的器官不同, 可分为浅、中、深三层。胸锁乳突肌被包于浅层形成的鞘内。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胸锁乳突肌鞘后缘,再穿深筋膜中层, 进入第二至第五颈神经后支外侧支的肌支支配的头和颈夹肌。神经支配胸锁乳突。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提肌→头、颈夹肌[8]

皮肤→皮下组织肩胛提肌[8]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枕神经(第3颈神经后支分支)分布;深层有肩胛神经肌支和颈横动脉升支分布[8]

布有颈皮神经,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并有颈升动脉通过[8]

4.8 天窗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窗穴有熄风宁神,利咽聪耳的作用

天窗穴有通窍聪耳,清利咽作用[8]

4.9 天窗穴主治病

天窗穴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瘾疹癫狂颈项强直作痛,甲状腺肿,颈痛,瘿肿,腮腺炎,中风口噤暴瘖暴喑不能言,失语,喉痹扁桃体炎头痛,颊肿,咽喉炎,肋间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甲状腺肿大,肩关节周围炎等。

天窗穴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暴喑瘾疹癫狂[8]

天窗穴主要用于颈、颊、耳、咽疾患等:如咽喉肿痛颈项强直作痛、甲状腺肿、颈痛、瘿肿、腮腺炎、耳聋耳鸣中风口噤暴瘖喉痹扁桃体炎[8]

天窗穴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直作痛,耳聋耳鸣,以及甲状腺肿等[8]

天窗穴主治头痛中风口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暴喑不能言,颊肿;癫狂颈项强痛[8]

五官系统疾病:耳聋耳鸣咽喉炎,失语;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其它:甲状腺肿大,肩关节周围炎等。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8][8][8],局部有酸胀感[8],可扩散至耳部、枕部、咽喉[8]

直刺0.5~1寸[8],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耳部咽喉扩散

4.10.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11 天窗穴的配伍

天窗穴配风池后溪颈项[8]

天窗穴配人中颊车中风口噤[8]

天窗穴配外关听宫耳聋耳鸣[8]

天窗外关耳门,治耳鸣、耳聋[8]

天窗翳风中渚,有通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天窗穴配间使通谷暴瘖不能言[8]

天窗合谷少商,治咽喉肿痛[8]

天窗天容少商,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4.12 特效按摩

按揉天窗穴3~5分钟,或用艾条灸5~10分钟,可治耳呜、耳聋等耳部疾病[8]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颊肿痛,天窗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狂邪鬼语,灸天窗九壮。

千金翼方》:头痛瘾疹,灸天窗七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耳鸣聋无所闻。

针灸大成》:主痔瘘,颈痛,肩痛引项不得回顾,耳聋,颊肿,喉中痛,暴喑不能言,齿噤,中风

类经图翼》:颈瘿肿痛。

4.14 研究进展

脑血流量的影响:采用艾卷灸法施灸中风偏瘫患者百会天窗,每穴灸15 min,以脑阻抗血流图和血压为客观指标,观察灸治前后的动态变化,发现灸后脑血流图流入时间缩短、波幅升高、重搏波明显等,说明灸脑血流量增加;伴高血压患者,灸治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作用,尤其收缩压降低更为明显。[8]

5 经穴别名·天窗

天窗经穴别名,即囟会[8]。出《医心方》。

囟会经穴名(Xìnhuì GV22,DU22)[9]。代号DU22[10]。出《黄帝内经灵枢·热病》。属督脉[10][10]。别名囟中(《备急千金要方》),鬼门(《备急千金要方》),顶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天窗(《医心方》),囟门(《奇经八脉考》)。囟即囟门,会即会合,此穴当囟门闭合处,故名囟会[10]囟会穴主治头面疾患等:如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颜青,鼻衄,头皮肿痛,面赤肿痛,鼻鼽鼻痔,鼻痈,惊悸嗜睡,癫疾,小儿惊痫卒中眩晕鼻渊癫痫目赤暴肿,目不能视,鼻塞,不眠,嗜睡心烦中风小儿惊风寒热,善呕,烦满,现代又多用囟会穴治疗神经头痛高血压萎缩性鼻炎神经性呕吐鼻出血神经官能症鼻炎鼻息肉,额窦炎,记忆力减退等。

5.1 囟会穴的别名

囟中(《备急千金要方》),鬼门(《备急千金要方》),顶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天窗(《医心方》),囟门(《奇经八脉考》)。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囟会,在上星后一寸骨间陷者中,督脉气所发。

5.3 穴名

囟即囟门,会即会合,此穴当囟门闭合处,故名囟会[10]

囟为巅项前之头骨。囟,囟门。会,聚会。此穴在冠状缝和矢状缝交界处,正当额骨与顶骨结合处,婴儿脑髓未满之时,头骨未合,及长则闭,穴当其处,故名之。[10]

5.4 所属部位

前头[11]

5.5 囟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囟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11]

囟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处[11]。正坐或仰靠取穴[11]

囟会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寸[11]

囟会穴在督脉的位置

囟会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囟会穴的位置

囟会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囟会穴的位置

囟会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囟会穴的位置

囟会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5.6 囟会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2寸处取穴

囟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处[11]。正坐或仰靠取穴[1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后发际连线的前1/6折点取穴;或于上星穴后1寸处取穴[12]

5.7 囟会穴位解剖

囟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及左、右颞浅动、静脉和额动、静脉吻合网。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12]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13]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滑车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13]

布有额神经分支;颞浅动、静脉与额动、静脉吻合[13]

5.8 囟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囟会穴具有安神醒脑、清热消肿的功效。

囟会穴有清头、祛风、醒神的作用[13]

囟会穴有清头散风之功,8岁以下禁针。胎儿诸窍静闭,惟以脐吞吐母气,促动膈肌为之鼓荡,口处亦为之小颤,是为胎息胎息先天之气。迨既生之后,则鼻司呼吸,是为后天之气,而囟乃渐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谓八岁之后,乃可针。凡关头脑之病,以上各穴均可酌用。昔唐高宗患头胀目昏,诸医守至尊头上莫刺之戒,故治之不效,独秦鸣鹤囟会放血立效。《大成)云:“刺百会出血,盖隐囟会百会,以防粗工滥用有失也。愚以为凡制此穴须先扪之,觉有突突灼热,乃可刺之,血出亦易。扪之不热者勿刺,乃虚证也。后人多取上星穴以代之。”[13]

5.9 囟会穴主治病

囟会穴主治头面疾患等:如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颜青,鼻衄,头皮肿痛,面赤肿痛,鼻鼽鼻痔,鼻痈,惊悸嗜睡,癫疾,小儿惊痫卒中眩晕鼻渊癫痫目赤暴肿,目不能视,鼻塞,不眠,嗜睡心烦中风小儿惊风寒热,善呕,烦满,现代又多用囟会穴治疗神经头痛高血压萎缩性鼻炎神经性呕吐鼻出血神经官能症鼻炎鼻息肉,额窦炎,记忆力减退等。

囟会穴主治头面疾患等:如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颜青、鼻衄、癫疾、小儿惊痫卒中[13]

囟会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癫痫[13]

囟会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暴肿,目不能视,鼻渊鼻塞鼻衄;不眠或嗜睡心烦癫痫中风小儿惊风寒热,善呕,烦满[13]

现代又多用囟会穴治疗神经头痛高血压萎缩性鼻炎嗜睡神经性呕吐[13]

囟会穴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出血小儿惊风[13]

头晕目眩,头皮肿痛,面赤肿痛,鼻渊鼻鼽鼻痔,鼻痈,惊悸嗜睡高血压神经官能症鼻炎鼻息肉,额窦炎,记忆力减退。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3]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13]

沿皮刺0.5~0.8寸[13]

平刺0.5~0.8寸[13]

注意:穴当囟门处,小儿囟门未闭或刚闭合不久者禁针[13][13][13]

5.10.2 灸法

可灸[13][13][13]

艾条灸5~10分钟[13]

5.11 囟会穴的配伍

囟会穴配玉枕头风[13]

囟会穴配迎香嗅觉麻痹[13]

囟会穴配百会嗜睡[13]

囟会百会前顶,有温阳散寒作用,主治脑冷痛

囟会上星风门,有宣肺清热,利鼻窍的作用,主治鼻渊鼻塞

囟会通谷,有行气醒脑去湿的作用,主治脑泻头痛健忘等。

囟会百会,有升阳通关行气活血作用,主治卒暴中风嗜卧等。

囟会百会,治卒暴中风[13]

囟会本神前顶天柱足临泣,治小儿惊痫[13]

囟会百会太阳,治头晕[13]

囟会上星,治鼻衄[13]

囟会百会前顶,治头风[13]

囟会足通谷,治鼻渊[13]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颜青者,囟会主之。癫疾呕沫,暂起僵仆,恶见风寒面赤肿,囟会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惊痫,戴目上不识人

针灸大成》:主脑虚冷,或饮酒过多,脑疼如破,衄血面赤暴肿,头皮肿,生白屑风头眩,颜青目眩鼻塞不闻香臭惊悸,目戴上不识人

类经图翼》: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称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调和,揩发根下,即头风永除。

针灸聚英》:初灸不痛,病去即痛,痛止灸。八岁以下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恐伤其骨,令之夭。

针灸资生经》:予少刻苦,年逾壮则脑冷,或饮酒过多则脑痛职破,后因灸囟会,非特脑不复冷,他日酒醉,脑亦不疼矣。

圣济总录》:囟会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针百会风府二穴救之。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9.
  2. ^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4.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2.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19-220.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4.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2.
  11. ^ [1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12. ^ [1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63.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