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中成药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è xiāng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Shexiang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1667-93

2.3 处方

山慈菇 90g 红大戟 90g 五倍子 45g 浮石 60g 蟾酥 3g 麝香 9g 千金子霜 45g 冰片 12g 熊胆 9g 牛胆膏 36g 雄黄 9g 朱砂 12g

2.4 制法

以上十二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山慈菇红大戟五倍子浮石粉碎成细粉,加入千金子霜,混匀;麝香冰片熊胆蟾酥分别研细, 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取牛胆膏用适量水溶化后泛丸,低温干燥朱砂雄黄 粉末包衣,打光,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红色具光泽的水丸;气香,味苦涩,不清凉感。

2.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7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镇痉止痛。用于小儿急惊,发热抽搐咽喉肿痛,痈 疽疮疡乳痛痄腮?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5~20丸,一日 3~ 4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服 4丸 四至六岁一次服?丸,七至十岁一次服10丸。

2.9 注意

孕妇忌服?

2.10 规格

每30丸重 1g

2.11 贮藏

密闭,防潮。 注: 牛胆膏制法 取牛胆16个,将其胆汁石灰 240g与水适量,混匀,放置 3小时 后,滤过,滤液置水浴中加热,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 80~85℃ )的清膏,即 得。

3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3.1 方名

麝香丸

3.2 组成

麝香(研)半钱,胡黄连半两,芦荟(研)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使君子(去壳)1分。

3.3 主治

小儿脑疳。头皮光而急,发枯作穗,脑热如火,或头上生疮,或腮脸虚肿

3.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乳食前米饮送下。每日3次。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4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4.1 方名

麝香丸

4.2 组成

麝香(研)1钱,使君子(去壳,半生半炮)2枚,无食子半生半炮)2枚。

4.3 主治

小儿疳痢不止。

4.4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米饮送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薄面糊为丸,如小绿豆大。

5 《圣惠》卷二十二

5.1 方名

麝香丸

5.2 组成

麝香半两(细研),龙脑1分(细研),牛黄半两(细研),雄黄3分(细研),犀角屑3分,桂心3分,羌活3分,腻粉1分,白花蛇2两半(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白附子半两(炮裂),独活3分,晚蚕蛾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蔓荆子半两,防风3分(去芦头),白僵蚕半两(微炒),干蝎半两,天麻1两半,芎3分,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乳香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

5.3 主治

急风口眼斜四肢抽掣。

5.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 普济方》卷三六七

6.1 方名

麝香丸

6.2 组成

腻粉3分,麝香3分,牛黄3分,白附3分,朱砂3分,槐子(炒)3分,麻黄(去节)3分,半夏3分,犀角3分,防风3分,灵脂3分,全蝎3分,金箔3分,银箔3分,甘草3分。

6.3 主治

小儿中风四肢拘急,心神昏乱,腰背强直

6.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白水吞下。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7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7.1 方名

麝香丸

7.2 组成

麝香(研)半钱,巴豆7粒(去皮,水半盏,用蛤粉1匙头同煮水尽,去心膜,细研),丹砂(研)1分,硫黄1分(研),草乌头(炮,去皮取末)1钱,砒霜(研)半钱。

7.3 主治

小儿赤白痢水泻

7.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水泻并痢,秋后蛤粉水送下;夏至后,新汲水送下;赤白痢生姜汤送下。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黍米大。

8 元和纪用经

8.1 方名

麝香丸

8.2 别名

圣丸、消疳麝香丸

8.3 组成

麝香芦荟胡黄连末各等分(一方胡黄连4分,麝香2分,芦荟2分)。

8.4 主治

小儿疳瘦,面黄,发穗骨立,减食肌热,惊痈疳虫;及疳痢温疟,颠痫惊风五疳三虫蛔虫作疾,形神枯瘁,久痢不住。

8.5 用法用量

1岁3丸,3岁5-7丸,人参汤送下,每日3次。

8.6 制备方法

上研匀,滴水为丸,如黄米大。

8.7 附注

圣丸、消疳麝香丸(《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简易方》)。

9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9.1 方名

麝香丸

9.2 组成

麝香(研)1分,石胆(研)1分,腻粉(研)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分,香鼠1个(去肠胃,洗净炙干),巴豆1粒(去心皮膜,出油尽)。

9.3 主治

瘘疮。

9.4 用法用量

紝在疮内,每日1-2次。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10 《圣惠》卷四十二

10.1 方名

麝香丸

10.2 组成

麝香1分(细研),牛膝1两(去苗),犀角屑半两。

10.3 主治

胸痹壅闷。

10.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橘皮汤送下。每日3-4次。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11.1 方名

麝香丸

11.2 组成

麝香(细研)半两,牛黄(细研)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1两,丹砂(细研)1两,芍药1两,白茯苓(去黑心)1两,真珠(研如粉,水飞过)1分,甘遂1分,巴豆(去皮心,微炒,研如膏)3分,牡蛎(熬,别捣罗,研如粉)1分,虎睛2枚(微炙,研)。

11.3 主治

小儿诸疾,一岁以上,三十六种无辜疳,湿闪癖,食痫,天行赤眼急黄

11.4 用法用量

候服取2丸,如麻子大,温水送下,随儿大小加减。

11.5 制备方法

巴豆外,上药各为末,入巴豆,炼蜜和捣,入密器中贮。

12 《圣惠》卷四十九

12.1 方名

麝香丸

12.2 组成

麝香1分(细研),硼砂半两(细研),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神曲1两(微炒),巴豆30枚(生用,去皮心),寒食白面1两(生用)。

12.3 主治

积年食癥。

12.4 用法用量

如是10-15年食症,即先嚼干柿半枚,裹药1丸同咽之。如寻常食症,即丸如豌豆大。每服1丸,茶、酒任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用易州墨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圣惠》卷七十一

13.1 方名

麝香丸

13.2 别名

大麝香丸麝香丹

13.3 组成

麝香半两(细研),阿魏1分(面裹煨,以面熟为度),五灵脂3分,没药半两,蓬莪荗半两,芫花1两(醋拌炒令干),京三棱3分(微炮,锉),桂心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槟榔1两。

13.4 主治

妇人痃癖冷气兼疰气,心腹痛不可忍。

13.5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醋汤送下,不拘时候。

13.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研入麝香令匀。用粳米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13.7 附注

大麝香丸(《普济方》卷三二五)、麝香丹(《医学入门》卷八)。

14 《圣惠》卷十三

14.1 方名

麝香丸

14.2 组成

麝香1分(细研),猪苓1分(去黑皮),川芒消1两,柴胡半两(去苗),芫花1分(醋拌炒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

14.3 主治

坏伤寒心下结硬,腹满气急,大便不利,体变如桃枝色,热结在内者。

1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水送下。良久必利,未利再服。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麝香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圣惠》卷八十六

15.1 方名

麝香丸

15.2 组成

麝香1分,熊胆1分,蚺蛇胆1分,牛黄1分,赤小豆(为末)1分,蟾酥柳叶2片。

15.3 主治

小儿五疳

15.4 用法用量

1-2岁每服3丸,空心以粥饮送下。

15.5 制备方法

上同研如粉,用瓜蒂半两煮取汁,为丸如麻子大。

15.6 附注

圣济总录》本方有丹砂;服后以桃柳汤浴儿,即以青衣盖覆,当有虫出。

16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

16.1 方名

麝香丸

16.2 组成

麝香1分,金箔30片,黄丹1分(炒令紫色),朱砂1两,砒霜1分。

16.3 主治

心疟

16.4 用法用量

男左女右中指节上,用徘帛裹系1丸,发前以冷醋汤送下1丸。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粳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16.6 用药禁忌

忌食热物。

17 《圣惠》卷八十七

17.1 方名

麝香丸

17.2 组成

麝香1分,芦荟1分,蝉酥1白豆许大,皂荚3寸(烧为灰),蛇蜕皮5寸(烧灰),粉霜1分,蝙蝠3分(个)(取血拌入药末),朱砂3(1)分(细研)。

17.3 主治

小儿五疳。瘦弱,毛发干焦,口鼻多痒。

17.4 用法用量

先以桃柳汤洗儿,后用药1丸,涂于脐中,上以醋面封之。良久即虫出,黄白赤者易治,黑者难疗。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油熔蜡为丸,如小豆大。

18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18.1 方名

麝香丸

18.2 组成

肉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丁香1两,白茯苓(去皮)1两,甘草(炙)2两,青盐2两,麝香1钱半(别研),干木瓜4两。

18.3 功效

消瓜果水毒

18.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新水送下;伤冷呕吐生姜汤送下。

1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次入麝香、白盐同研匀,炼蜜为丸,每1两作15丸。

19 《圣惠》卷九十

19.1 方名

麝香丸

19.2 组成

麝香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蜗牛子1两(炒令微黄),皂荚子1两(炒微黄),皂荚针1两(锉,炙黄),薄荷1两(干者),雄鸽粪1两(微炒)。

19.3 主治

小儿肿结,久不消散,结成瘰疬

19.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薄荷汤送下,每日3次。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20 《圣惠》卷八十八

20.1 方名

麝香丸

20.2 组成

麝香1分(细研),肉豆蔻1分(去壳),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五灵脂半两,蜣螂2枚(去翅足,微炙),干蟾1分(涂酥;炙令黄),夜明沙1分(微炒),地龙1分(微炒),白矾灰1分。

20.3 主治

小儿丁奚。肚大,青脉起,不生肌肉四肢干瘦,头大发黄。

20.4 用法用量

每日空心以温水送下5丸,晚再服。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21 《圣惠》卷九十三

21.1 方名

麝香丸

21.2 组成

麝香1分(细研),铁粉半两,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连半两(去须),虾蟆1枚(烧灰)。

21.3 主治

小儿疳痢羸瘦。

21.4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每日3次。

2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22 《圣惠》卷六十

22.1 方名

麝香丸

22.2 组成

麝香半两(细研),干姜1两(炮裂,锉),蠹虫粪1两,葵茎半两,白矾2两(烧令汁尽),虾蟆1枚(涂酥炙令黄焦)。

22.3 主治

疳(匿虫)时久,下部生疮。

22.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艾汤送下。

2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圣惠》卷五十九

23.1 方名

麝香丸

23.2 组成

麝香半两(细研),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

23.3 主治

久患冷痢及休息气痢,脾胃冷极,大肠滑泄,下肠垢不绝。

23.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2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煮枣瓤为丸,如梧桐子大。

24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24.1 方名

麝香丸

24.2 组成

阿魏半两(精明者,于砂石器中熬,入在羊肉内),猪牙皂角(炙去皮)3分,雄黄半两(细研),蓬莪术(生用)半两,柴胡(去苗)3分,槟榔(生用)1两半,芜荑仁(生用)1两,当归半两(洗,焙),麝香1分(别研),辰砂半两(别研)。

24.3 主治

诸疳挟积,肌体发热,渐致羸瘦,虫作无时。

24.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2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精羊肉筋膜1斤,切细,以法酒煮如泥,取出细研,入阿魏并诸药同捣为丸,如萝卜子大。

25 《圣惠》卷四十三

25.1 方名

麝香丸

25.2 组成

麝香1分(细研),槟榔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肉豆蔻1两(去皮),吴茱萸1两,木香1两。

25.3 主治

冷气攻心腹痛四肢多冷,面色青黄,不欲饮食。

25.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25.5 制备方法

上件药,先将茱萸以米醋煮10-20沸,后掘一地坑子,可安得茱萸,先以炭火半秤烧坑子令通赤,以米醋半盏及茱萸入在炕内,用瓷碗盖之,四面以灰拥定,勿令泄气,候冷取出,与前药一处捣罗为末,入麝香和匀,用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26 圣济总录》卷一○○

26.1 方名

麝香丸

26.2 组成

麝香(研)3分,牛黄(研)半两,藜芦(炙)半两,赤朱半两,鬼臼去毛,炙)半两,当归(切,焙)3分,蜈蚣(炙,去头足)1枚,芍药(锉)半两,雄黄(研)半两,白茯苓(去黑皮)3分,桔梗(炒)3分,金牙(碎)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参3分,干姜(炮)半两,吴茱萸(汤浸,焙炒)半两,贯众半两,丹砂(研)3分,鬼箭羽半两,巴豆(去皮心膜,出油)1两,蜥蜴(炙,去头足)1枚,獭肝(炙熟)1具。

26.3 主治

五注积年心痛,鬼气蛊毒

26.4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米饮送下,每日2次。稍加至7丸。

2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27 《圣惠》卷三十四

27.1 方名

麝香丸

27.2 组成

麝香大豆许,巴豆1粒,细辛末半两(钱)。

27.3 主治

牙疼

27.4 用法用量

以新绵裹1丸,于痛处咬之。有涎即吐却。有蚛孔即纳1丸,立止。

2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枣瓤为丸,如粟米大。

28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28.1 方名

麝香丸

28.2 组成

麝香(研细)1两,胡黄连(碾为细末)1两,丹砂(细研)1两。

28.3 主治

传尸伏连殗殜肺痿痃癖骨蒸鬼注,气急热劳疾。

28.4 用法用量

小儿3丸,大人9丸,空心、日午、夜卧浓煎桃仁汤吞下。一家人服。内曾受尸注者,即大便下脓痢及泻黑水勿怪。若患者传遍五脏,不能医治,将欲命终,宜急合此药,遍家大小服。直至患者死后7日,疾即不传染。凡欲取下劳瘵药,先服温中平五脏四神汤

28.5 制备方法

上三味研匀,以新宰猪血蒸饼为丸,如赤豆大。

28.6 附注

凡欲取传尸劳,即先家中健人,自小至大,服麝香丸七日,服至三日后,方与患人服。

29 《圣惠》卷八十二

29.1 方名

麝香丸

29.2 组成

麝香2(1)钱(细研),丁香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入)。

29.3 主治

小儿吐乳。

29.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人参汤研下。

2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30 《鸡峰》卷二十三

30.1 方名

麝香丸

30.2 组成

没石子1分,史君子1分,川楝子1分,白芜荑仁1分,肉豆蔻仁(一方用木香)1分,缩砂仁1分,白术1分,母丁香半钱,芦荟半钱,麝香1字。

30.3 主治

胃燥,肌体黄瘦,腹胁胀大。

30.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3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31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刘氏方

31.1 方名

麝香丸

31.2 组成

大活蟾1个(巴豆10粒,勿损,入蟾口,养罐中候自死,破取巴豆,洗灌蟾里外,去肠胃切数段、研巴豆如面,同水2升,蟾入银锅,文武火煎烂去骨,入无灰酒煎),夜明砂1两,宣连2两,大芜荑2两(上药同膏煎如杨,入后药),朱砂1分,鹤虱(纸上炒青)半两,芦荟半两,麝半两。

31.3 主治

小儿疳。腹胀,多渴,频泻腥白脓血,或痢,四肢疼痛,黄瘦,疳虫咬心,常吐清水不食

31.4 用法用量

1岁儿初服1丸,5-7渐加至2丸,百日至十岁皆宜。夏月疳,泻下恶物立止。

3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前膏为丸,如绿豆大,晒干

32 中藏经》卷下

32.1 方名

麝香丸

32.2 组成

麝香1分,乳香1分,巴豆14粒(去皮)。

32.3 主治

一切气漏疮。

32.4 用法用量

看疮远近任药,以乳香膏贴之。以效为度。

3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枣肉,和成剂,丸作挺子。

33 全生指迷方》卷三引《指南方》

33.1 方名

麝香丸

33.2 组成

麝香1分,芍药1两,桂心半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细辛(去苗)1分,川乌头(炮,去皮脐)1分,巴豆1分(去皮,出油)。

33.3 主治

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已,令人发痰疟寒热,咳,或间日也。始由肺病传肝者,当传脾,脾乘王而不受邪,其气留于肝,故结而为积,其脉涩结。心痛

33.4 用法用量

食后饮下3粒。

3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33.6 附注

全生指迷方》有蓬莪术,无芍药。方中麝香原脱,据《鸡峰》补。

34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34.1 方名

麝香丸

34.2 组成

草龙胆半两,胡黄连半两,木香1钱,蝉壳(去剑为末,干)1钱,芦荟(去砂)1钱,熊胆1钱,青黛1钱,轻粉1钱(研),脑麝1钱(研),牛黄1钱(研),瓜蒂21个(为末)。

34.3 主治

小儿慢惊、疳病牙根疮,口疮虫痛,急惊痰热,诸痫。

34.4 用法用量

惊疳脏腑或秘或泻,清米饮或温水送下小丸5-7粒至10-20粒;疳眼猪肝汤送下;疳渴,爆猪汤或猪肉汤送下;惊风发搐,眼上,薄荷汤化下1丸,更水研1丸滴鼻中;牙根疮、口疮,研贴;虫痛苦楝子白芜荑汤送下;百日内小儿,大小便不通,水研封脐中;虫候,加干漆、好麝香各少许,并入生油1两点,温水化下。大凡病急则研碎,缓则浸化。

34.5 制备方法

猪胆为丸,如梧桐子绿豆大。

34.6 用药禁忌

小儿虚极慢惊者勿服。

35 《圣惠》卷五十七

35.1 方名

麝香丸

35.2 组成

麝香半两(细研),犀角屑1两,雄黄半两(细研),甘遂1两(煨令黄色),巴豆半两(去皮心,研压去油),朱砂半两(细研)。

35.3 主治

九虫。

35.4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以温酒送下。

3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巴豆及研了药,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6 《卫生总微》卷十二

36.1 方名

麝香丸

36.2 组成

川苦楝(取肉)1两(用童子小便浸1宿,焙干),巴豆半两(去皮膜,同苦楝慢火炒至微紫色,去巴豆不用),芦荟半两,槟榔半两,芜荑(去扇)半两,没石子1分,麝香少许。

36.3 主治

脾热生疳,泄泻,气弱不食

36.4 用法用量

食后每服10丸,米饮送下。

3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猪胆汁浸蒸饼为丸,如黄米大。

37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37.1 方名

麝香丸

37.2 组成

麝香(研)1分,猪苓(去黑皮)1分,朴消(研)1分,荛花(炒)1分,芫花(醋炒)1分,大黄(锉,炒)半两,商陆半两,甘遂(炮)半两。

37.3 主治

伤寒坏病,冷热相搏,心下结,胸满气急,大便不利,体变黄青黑如桃枝色,四肢逆冷热结在内,不可服汤饮者。

37.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温汤送下。良久必利,未利再服。

3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38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38.1 方名

麝香丸

38.2 组成

麝香(别研)半钱,轻粉半钱,定粉半钱,粉霜1字半,巴豆3枚(大者,去皮),白丁香42枚(拣直者)。

38.3 主治

发背、痈疽、肿毒、疳漏等疮。

38.4 用法用量

疳疮有眼者,用水和药作铤子、紝在疮口内,后用万金膏贴,每日一上,如脓多两上。如恶疮发背丁疮有紫恶肉,只做散子干掺在恶肉上,后用万金膏贴,每日一上或再上,且少掺药。如不痛,更加药少许。

38.5 制备方法

上药先研巴豆细,却入诸药为极细末。

39 普济方》卷三七九引《全婴方》

39.1 方名

麝香丸

39.2 组成

蚵蚾(酒浸,去骨炙黄)半两,胡黄连半两,芦荟半两,使君子半两(炒),木香2钱半,麝香1分。

39.3 功效

化虫。

39.4 主治

小儿诸疳,消瘦骨热,面黄,爱吃泥土、灰炭、茶纸,发稀焦黄,小便白浊,口鼻生疮,腹胀气粗。

39.5 用法用量

3岁30丸,米汤送下。

39.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猪胆为丸,如小豆大。

40 杨氏家藏方》卷五

40.1 方名

麝香丸

40.2 组成

麝香1钱(别研),胡椒1两,木香1两,巴豆4钱(去皮心,研),全蝎4钱(去毒;微炒)。

40.3 功效

温中快气,消酒化食。

40.4 主治

宿食,心腹冷疼,男子小肠气,妇人血气攻注疼痛疔疮,诸气发背

40.5 用法用量

每服3丸,心腹痛煨姜汤下;妇人血气痛,炒生姜醋汤下;小肠气,腹胁攻痛,茴香汤下;常服消酒化食,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40.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40.7 附注

方中木香用量原缺,据《直指》补。《直指》又用朱砂为衣。

41 《本事》卷三

41.1 方名

麝香丸

41.2 别名

蠲痛丸全蝎丸、蠲痛丹

41.3 组成

川乌(大八角者)3个(生),全蝎21个(生),黑豆21粒,地龙半两(生),麝香半字。

41.4 主治

白虎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啮,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不测疼痛

41.5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膈空,温酒送下。微出冷汗一身,便愈。

41.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麝香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41.7 临床应用

历节风:在歙州日,有一贵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予曰:此正历节节病也。三服愈。

41.8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川乌气味苦辛大热,入足太阳少阴全蝎气味甘平,入足厥阴,善能走经络黑豆气味苦平,入足少阴地龙气味咸寒,入足阳明厥阴,能行诸经络麝香气味辛香微温,善能入窍。白虎历节风痛楚无时,流走无定,送药以酒,亦是引经,非辛香不能走窍,非辛热能行之药不能人络,非甘平咸寒及谷味不能调和正气,痛既蠲,病鲜不愈矣。

41.9 附注

蠲痛丸(《医方类聚》卷二十一引《济生》、全蝎丸(《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澹寮》)、蠲痛丹(《本事方释义》卷三)。

42 圣济总录》卷六

42.1 方名

麝香丸

42.2 组成

麝香(研)1分,牛黄(研)1分,防风(去叉)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干蝎(酒炒)半两,干姜(炮,切)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丹砂(研)半两,天南星(炮)1两。

42.3 主治

破伤风

42.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温酒送下,日二夜一。甚者豆淋酒送下,并二服。良久用热生姜稀粥投。

42.5 制备方法

上七味为末,与别研三味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2.6 用药禁忌

汗出仍避外风

43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43.1 方名

麝香丸

43.2 组成

麝香1钱(研),甘遂(炒)半两,芫花(醋炒)半两,人参1两。

43.3 主治

水气大腹肿。

43.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送下。

4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44 《圣惠》卷八十五

44.1 方名

麝香丸

44.2 别名

天浆子丸

44.3 组成

麝香1分(细研),牛黄半两(细研),白附子半两(炮裂),犀角屑3分,半夏1分(汤浸7遍,去滑),蟾酥(如柳叶大)2片(于铁器上焙),猪胆1枚(干者),天浆子10枚(麸炒令黄,去壳)。

44.4 主治

小儿慢惊风上膈多涎,精神昏闷;小儿急惊风

44.5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5丸,未愈频服

44.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44.7 附注

原书天浆子丸,将未用面糊入胆汁同和为丸,如黄米大,每服三丸,以薄荷汤送下。

45 御药院方》卷下

45.1 方名

麝香丸

45.2 组成

零陵香2钱,藿香2钱,蛇床子半两,吴茱萸3钱,枯白矾3钱,木香3钱,麝香2钱半,丁香1钱半,韶脑1钱半,不灰木2钱半,白芷2钱半,龙骨5钱。

45.3 主治

妇人阴中久冷,或成白带,淋漓不断,久无子息。

45.4 用法用量

每用1丸,绵裹内阴中

4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40丸。

46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人卫本)

46.1 方名

麝香丸

46.2 组成

麝香(研)1分,龙脑(研)1分,丹砂1两半(研),雄黄(研)1两,木香1两,赤箭1两,牛黄(研)半两,白花蛇肉(酒浸,炙)半两,乌蛇肉(酒浸半两,炙)半两,干蝎(炒半两,去土)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天南星(炮)2两,麻黄(去根节)2两,白附子(生)3分,天麻(酒浸,焙)3分,防风(去叉)3分,零陵香叶3分,藿香叶3分,天雄(炮裂,去皮脐)3分。

46.3 主治

伤寒头痛目眩汗出。

46.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细嚼,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46.5 制备方法

上十四味为末,入麝香五味研匀,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实大。

46.6 附注

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麝香双丸”。

47 圣济总录》卷十五

47.1 方名

麝香丸

47.2 组成

麝香(别研)半两,虎睛1对(炙令燥,去外皮),防风(去叉)1两,龙齿(别研)3分,黄芩(去黑心)3分,铁粉(研)3分,鬼臼3分,人参1两,大黄(锉,醋炒)1两,牛黄(别研)1分,秦艽(去苗土)2两,雄黄(别研)2两,独活去芦头)1两,凝水石(别研)1两,茯神(去木)1两1分,石膏(别研)1两1分,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1分,升麻3分,远志去心)半两,白鲜皮3分,露蜂房(炙)1分,细辛(去苗叶)3分,贯众(揉去土,末)10两,鬼箭羽10两,蛇蜕(炙)1分,金箔49片(研),银箔49片(研)。

47.3 主治

风癫瘈疭,口眼翻张,口吐白沫,或喉中作声,不知人。

47.4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空心、日午、临夜温酒送下。

47.5 制备方法

先将18味为末,后入别研9味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8 《传家秘宝》卷下

48.1 方名

麝香丸

48.2 组成

麝香少许(研),胡黄连牛黄(研)、朱砂(研)、青黛(研)、夜明沙(炒)、瓜蒂蟾酥(干者汤浸去赤汁)、熊胆等分

48.3 主治

小儿惊疳。身体如火,毛发焦黄,两眼有泪,满口生疮,脚手细瘦,腹肋鼓胀,睡好合面,饮水不休,此是心病

48.4 用法用量

每岁服2丸,温水送下,2岁服4丸,临时加减。

4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烧浆水饭为丸,如黄米大。

49 普济方》卷五十四引《卫生宝鉴

49.1 方名

麝香丸

49.2 别名

麝香散通灵丸

49.3 组成

麝香半钱(分),全蝎14个,猫儿薄荷14叶(裹麝香全蝎,瓦上焙干)。

49.4 主治

内虚鸣。

49.5 用法用量

塞耳内极妙。

49.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滴水(??)作挺子。

49.7 附注

麝香散(《奇效良方》卷五十八)、通灵丸(《仙拈集》卷二引《集验》)。

50 经验良方

50.1 方名

麝香丸

50.2 组成

麝香龙脑等分

50.3 主治

神经热,腐败热,精神疲困,痉挛搐掣,昏睡不省人事者。

50.4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每日3-4次。

5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取2厘为1丸。

51 《观聚方要补》卷三

51.1 方名

麝香丸

51.2 组成

麝香4分,龙脑4分,肉桂2钱,丁香2钱,甘草1分,阿仙药4钱。

51.3 功效

散气郁,化痰结,解酒毒。

51.4 用法用量

每服15-30丸。

5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陈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52 奇效良方》卷六十

52.1 方名

麝香丸

52.2 组成

麝香(细研)1分,升麻3分,黄芩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浮萍草3分,零陵香3分,寒水石3分,黄连3分,甘草(生用)3分。

52.3 主治

口舌生疮赤烂。

52.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绵裹含化,咽津

5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53 普济方》卷三八一

53.1 方名

麝香丸

53.2 组成

大麻子1升(以竹筒中烧取膏),虾蟆灰1分,麝香1分,人粪灰1分,盐绿半分。

53.3 主治

小儿急疳。口鼻生疮,时痒不止。

53.4 用法用量

纳入两鼻并口中,须以水更为点之,日夜各一度点;如下部有疮即1日两度内之。1方敷疮上。必须慎口,微有效,即减药。

5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麻子膏为丸,如绿豆大。

54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54.1 方名

麝香丸

54.2 组成

麝香(细研)半两,丹砂(细研)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5钱同捣炒干)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槟榔末2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别捣末)2两,桂(去粗皮)3分,乳香(细研)1分,丁香1分。

54.3 主治

一切气逆,胸膈痞闷,中脘不快,痰癖留滞,呕吐恶心,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54.4 用法用量

空心、食前每服15丸,以陈橘皮汤送下。

54.5 制备方法

上除半夏末外,捣研为细末,再同研令匀,将半夏末以生姜自然汁同煮为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55 普济方》卷一九七

55.1 方名

麝香丸

55.2 组成

臭黄1两,黄丹1两,朱砂半两,麝香半两。

55.3 主治

一切疟疾

55.4 用法用量

当发日早晨以温茶下5丸。即吐痰水恶涎,吐后过时,煮绿豆粥服之。

5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粟米和丸,如绿豆大,阴干

55.6 用药禁忌

妊妇勿服。

56 《圣惠》卷三十六

56.1 方名

麝香丸

56.2 组成

麝香1分(细研入),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川升麻3分,黄芩3分,浮萍草3分,零陵香3分,甘草3分(生用),寒水石3分,黄连3分(去须)。

56.3 主治

口舌生疮赤烂。

56.4 用法用量

每取1丸,绵裹含化,咽津

5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57 《外台》卷三引《范汪方》

57.1 方名

麝香丸

57.2 组成

麝香1分,附子2分(炮),雄黄2分,丹砂2分,干姜2分。

57.3 主治

天行热毒,下痢赤白,久下脓血、及下部毒气。

57.4 用法用量

饮下1丸,老少半之。当下细虫如布丝缕大,或长4-5寸,黑头锐尾。

57.5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末,复更合治之,炼蜜和为丸,如小豆大。

57.6 用药禁忌

猪肉生血等。

57.7 附注

伤寒总病论》:此方本无巴豆,是古方脱去,服之不效,今增巴豆,试之甚验。

58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58.1 方名

麝香丸

58.2 组成

黄连(去须)1两,白芜荑(炒)2两,干虾蟆1枚(酥炙令黄焦),干漆(炒令烟出)1两,雷丸(炮)半两,定粉(研)1两半。

58.3 主治

九虫。

58.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食前温水送下。

5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麝香少许,再研罗匀,用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9 医心方》卷十引《录验方

59.1 方名

麝香丸

59.2 组成

光明沙1两,麝香1两,丁香1两,曾青(一名空青)1两,大黄7分,黄芩3分,朴消2两,葶苈子6分,甘草1两,巴豆6分。

59.3 主治

八痞,由忧患气积或堕坠内损所致。腹内气结腹满,时时壮热

59.4 用法用量

平旦空腹服;若老人怯者同患之人,服如梧子1丸。

5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1丸。

60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万全方》

60.1 方名

麝香丸

60.2 组成

麝半钱,熊胆半钱,赤茯苓1钱,款冬花1分,杏仁麸炒)1分,胡黄连1分,芦荟1分,京三棱(炮)1分,桂心1分,川大黄(炒)1分,木香半分,槟榔2枚。

60.3 主治

小儿肺疳壮热僧寒,腹胀下痢,皮肤干燥,眼涩揉鼻,乳食难化,渐瘦。

60.4 用法用量

乳前温粥饮送下5丸。

6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61 《博济》卷四

61.1 方名

麝香丸

61.2 组成

麝香1两,青黛1两,雷丸1两,鹤虱1两,贯众1两,黄连1两,扁豆14个(油煎去皮)。

61.3 功效

化食压惊。

61.4 主治

小儿疳热。

61.5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心、日午米饮送下。看儿大小加减,如常服尤妙。

61.6 制备方法

上七味,除麝香青黛外,为细末,于乳钵内再研和匀,用豮猪胆汁和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61.7 附注

方中扁豆,《圣济总录》作“巴豆”。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