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芩清胆汤

和胃化痰 中医学 方剂学 和解剂 和解少阳剂 中药学 方剂 少阳湿热痰浊证 清胆利湿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āo qín qīng dǎn tāng

2 英文参考

haoqin qingdan decoc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aoqin Qingdan Tang[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蒿芩清胆汤记载于《重订通俗伤寒论》,其组成为青蒿6g、淡竹茹9g、半夏5g、赤茯苓9g、黄芩9g、枳壳5g、陈皮5g、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煎)9g,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效。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现代常用于治疗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辨证少阳湿热痰浊者。

蒿芩清胆汤对上述多种感染性疾病均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特别是对钩端螺旋体疟原虫肝炎病毒等有抑杀作用,又有抗炎、抗氧化、镇痛、解热降温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增强和调节促进疾病的恢复,而且具有保肝、利胆、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功能、改善心脏功能血液变性作用,这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帮助。但是现代医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像疟疾钩端螺旋体病,以及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在应用该方剂时还应配合各种针对病原敏感抗生素进行静脉点滴。[1]

4 处方

青蒿脑一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一钱半,赤茯苓三钱,青子芩一钱半至三钱,生枳壳一钱半,陈广皮一钱半,碧玉散(包)三钱[2]

青蒿一钱半至二钱,黄芩一钱半至三钱,生枳壳、制半夏陈皮各一钱半,碧玉散包煎)、竹茹赤茯苓各三钱[3]

青蒿6g、淡竹茹9g、半夏5g、赤茯苓9g、黄芩9g、枳壳5g、陈皮5g、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煎)9g[4]

青蒿脑4.5~6g、淡竹茹9g、仙半夏4.5g、赤茯苓9g、青子芩4.5g、生枳壳4.5g、陈广皮4.5g、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9g。[5]

5 蒿芩清胆汤的功效与主治

蒿芩清胆汤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的功效。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5]

蒿芩清胆汤功能清胆利湿和胃化痰[5]。治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痞作呕,舌红苔白腻,脉濡数者[5]

6 蒿芩清胆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5]

7 方解

蒿芩清胆汤主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中阻之证。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热偏重,故寒热如虐,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痛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5]

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两味相协,以加强化止呕之功;碧玉散赤茯苓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4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为佐药综合全方,可使胆热清,痰湿化,气机畅,胃气和,则诸症均解。[5]

蒿芩清胆汤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适者。但小柴胡汤柴胡人参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胆胃不和胃虚气逆者;蒿芩清胆汤青蒿滑石茯苓,于和解之中而兼清热利湿理气化痰,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5]

方中青蒿黄芩为君,清少阳胆热配伍竹茹陈皮半夏枳壳为臣,清胃降逆化痰;合用赤茯苓碧玉散为佐使者,既可导胆热下行,又能利湿和中调药[5]。诸药合用,使少阳胆热可清,脾胃痰湿得化,则诸症自愈[5]

8 蒿芩清胆汤的临床运用

蒿芩清胆汤是治疗少阳湿热痰浊证的代表方剂。凡感冒后临床上出现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满、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5]

8.1 加减法

若周身困重,苔厚腻者,加藿香佩兰薏苡仁厚朴等以化湿浊;小便赤涩淋痛者,加木通栀子车前子等以利水通淋湿热蒸发黄者,加茵陈栀子等以利胆退黄。[5]

8.2 使用禁忌

蒿芩清胆汤药性寒凉,素体阳虚者慎用。[5]

9 蒿芩清胆汤的现代适应

蒿芩清胆汤现用于感受暑湿疟疾、急性黄疸性肝炎等证属湿热偏重者。

蒿芩清胆汤适用于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疟疾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少阳胆与三焦湿热遏郁者,均可用之。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均是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及部分寄生虫感染,所有感染性疾病均有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或免疫反应代谢产物及毒素组织损伤,临床上必然有发热炎症反应。从少阳湿热证所描写的“寒热轻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呕黄涎而黏、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脉数”等症候看大部分属消化系统症状[6]

9.1 伤寒

伤寒是由带菌者消化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伤寒杆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再经肠黏膜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繁殖,再经静脉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初期菌血症,在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中增殖后再次人血形成二次菌血症然后经血流或胆道进入胆囊,再由胆囊排入肠道与原已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发生剧烈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使淋巴结增生,坏死脱落后形成溃疡,长期感染以及发热消耗,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功能损伤。主要病变在小肠,以回肠壁病变最重,淋巴滤泡肿胀,肠壁黏膜及黏膜下层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严重者可穿孔,肝、肾、脾、骨髓也可浸润伤寒内毒素抑制骨髓造血,导致贫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腹泻便血贫血白细胞减少时,可并发肝炎或心肌炎肾炎肺炎等。[6]

9.2 疟疾

疟疾是由按蚊叮疟疾患者和带原虫患者再叮咬正常人群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叮咬过疟疾病人或带原虫者的蚊虫再叮咬正常人时,感染子孢子随蚊虫唾液腺分泌物进入人体循环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发育成熟为裂殖体,裂殖体释放出大量裂殖子,再进入血循环,侵犯红细胞,开始在红细胞无性繁殖,裂殖子在红细胞发育经滋养体成熟为裂殖体,充分发育红细胞胀破释放出裂殖予及其代谢产物引起典型的临床发作。裂殖子再次侵犯未感染红细胞,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无性繁殖,则形成临床上周期性发作。间日疟卵形疟红细胞发育周期为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恶性疟为36~48小时。对疟原虫病机理的研究发现体液免疫可以明显减少疟原虫血症,而彻底清除疟原虫感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已明确巨噬细胞和其他效应细胞以及产生的相关细胞因子疟疾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通过免疫反应不仅清除疟原虫,亦引起一系列症状;同时疟原虫在RBC大量繁殖,RBC增大,彼此粘连成团,并极易黏附在微血管内皮细胞上,从而引起微血管阻塞。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期寒战高热大汗贫血、肝脾肿大,脑型疟疾可出现抽搐昏迷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症状[6]

9.3 胆汁反流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除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外,常可诱发胃炎,当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以及肠蠕动功能紊乱时可导致含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反流人胃,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从而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6]

9.4 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产后或流产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组织炎症直接蔓延、宫内节育器及多种感染性疾病传播所致,主要见于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及脓肿或积脓、急性盆腔腹膜炎结缔组织炎等。感染细菌可以是单纯需氧菌、单纯厌氧菌或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可伴有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重要病理改变是充血水肿和渗出,管腔部分可发生水肿阻塞、瘀血坏死等改变,临床上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中毒症状等。[6]

9.5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或细菌炎症。胆道感染胆石症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瘀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升高,黏膜充血水肿、渗出增加,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胆囊炎;如果反复发作,胆囊脓液进入胆管和胰腺管可引起胆囊炎胰腺炎,也可引起胆囊穿孔,或穿破到十二指肠器官形成胆囊肠道内瘘。[6]

9.6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大多是由肝炎病毒消化传播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有甲、乙、丙、丁、戊、己、庚7种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但其他如巨细胞病毒等也可感染。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是病毒直接损伤肝脏,但大多数认为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二者共同作用导致肝细胞肿胀、坏死;胆小管壁上的肝细胞坏死,导致管壁破裂,胆汁反流入血窦,肝细胞肿胀压迫胆小管使胆小管内胆栓形成,肿胀的肝细胞还可压迫胆管使胆汁淤积,肝细胞膜透性增加,以及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障碍均可引起黄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腻、黄疸和肝脏肿大。[6]

9.7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大多是由于泌尿道膀胱等播散逆行到肾引起的。个别由其他部位感染经血行播散所致,主要病理改变为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黏膜下可有细小的脓肿,严重者肾小管腔内可有脓性分泌物,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严重时可广泛出血。临床以发热尿道刺激征、腰痛为主要症状[6]

9.8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通过皮肤接触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和猪是主要传染源钩端螺旋体皮肤侵入人体后,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血液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群,即为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之后钩端螺旋体广泛侵入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毒素器官组织相互作用以及多种细胞因子进行参与造成毛细血管损伤,导致功能紊乱,此时肝脏细胞变性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肝内胆汁淤积;肾脏可出现间质水肿肾小管退行性变,严重者出现肾小管缺血性坏死;肺部广泛点状出血,严重者呈肝样实变;脑及脑膜骨髓等其他器官也出现相应病理改变。钩端螺旋体病后期则主要是机体变态反应所致损伤。临床据侵犯器官部位、多少、程度、时间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分感染中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6]

10 蒿芩清胆汤的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显示,蒿芩清胆汤青蒿素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动物疟、人疟均有显著的抗疟作用,给药后控制症状原虫阴转速度比氯奎快[6]

10.1 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青蒿所含青蒿素通过影响表膜线粒体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浆为营养供给的疟原虫无性体的生长,用药后原虫的食物泡膜、限制膜、线粒体膜及核膜均出现肿胀,且膜间隙增宽;抑制原虫蛋白质合成,而且对血吸虫弓形虫、焦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青蒿乙醇提取物对钩端螺旋体抑制能力黄柏相似青蒿水煎剂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酯钠对金葡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同时青蒿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感等病毒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臣药黄芩的多种制剂具有显著而广谱的抗菌作用,除上述部分细菌外对肺炎双球菌溶血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变形杆菌霍乱杆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HIV、鼻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同时能清除大肠杆菌耐药质粒,抗内毒素,减轻内毒素细胞膜结构损伤;对阿米巴原虫也有抑制作用竹茹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半夏有抗真菌作用青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上述部分细菌真菌均有抗菌作用甘草除对上述部分细菌抑制作用外,对阿米巴原虫、滴虫及幽门螺旋杆菌抑制作用甘草化合物通过对多种病毒颗粒有直接作用和诱生干扰素、增强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等活化宿主免疫功能的间接作用而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其对艾滋病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均有明显作用,其中甘草多糖抑制水疱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甘草酸抑制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能力强,甘草酸单胺能灭活HIV;甘草甜素除对上述病毒抑制作用外还可对抗肝炎病毒。由此可见该方剂不仅对细菌病毒特别是肝炎病毒抑制作用,而且对疟疾原虫钩端螺旋体寄生虫也有杀灭作用,故可用来治疗病毒性肝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7]

10.2 解热、降温、镇痛作用

君药青蒿全草水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能提高动物的耐高温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有明显的降温作用,降温迅速而持久,优于柴胡安痛定注射液;同时青蒿水提取物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臣药黄芩对多种原因所致发热均有解热作用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或更强。青黛也有镇痛作用枳壳挥发油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7]

10.3 抗炎、抗氧化作用

君药青蒿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黄芩所含黄芩苷黄芩素、黄芩甲醇提取物等均具有明显抗炎作用黄芩素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PGE及白三烯生成,从而对炎性毛细血管扩张、渗出、水肿肉芽组织增生具有显著的影响。陈皮提取物可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抑制心肌匀浆组织脂质过氧化;陈皮所含橙皮苷有维生素P作用,可改善炎症毛细血管透性增加。青黛对炎性的水肿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甘草则具有保泰松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其所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炎症的Ⅰ、Ⅱ、Ⅲ期都有抑制作用,还能抑制变态反应炎症,通过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化,降低血清对毛细管通透性促进作用抑制细胞膜透性的亢进而对免疫性炎症发挥抑制作用。同时甘草也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枳壳也具有抗炎作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君药青蒿可以抑制酰胆碱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黄芩煎剂抑制酰胆碱所致肠痉挛,使肠紧张性降低,收缩幅度变小。半夏加热炮制等多种制剂都有明显的镇吐作用半夏能对抗乙酰胆碱中毒,有阿托品作用抑制胃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胃液游离酸和总酸度,保护急性胃损伤并促进黏膜修复;同时半夏能显著加强肠输送能力,促进胃肠运动,但又能抑制酰胆碱组胺及BaCl2所致的肠收缩。赤茯苓肠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使肠肌收缩振幅减少,张力下降,而且对胃溃疡有防治作用,可使胃液酸度降低。青黛具有抗溃疡作用甘草所含FM100具有罂粟碱特异性解痉能力,解除乙酰胆碱所致肠管痉挛,同时甘草可降低胃液量、游离酸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进黏液分泌和胃上皮细胞生存时间延长而具有抗溃疡作用甘草水提取物能增加胃黏膜细胞的“己糖胺”成分,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陈皮对胃肠平滑肌运动呈双相作用,既可抑制其收缩,又可兴奋之,同时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病理性胃液分泌过多而具有抗溃疡作用枳实对胃肠平滑肌双相作用,既能兴奋胃肠,使之蠕动增强,又有降低胃肠张力和解作用,这种双相作用既可以调节病理状态下的胃肠功能失调所致的腹痛泄泻而发挥解痉作用,又可在胸腹痞满、胃扩张、胃下垂、胃肠无力性消化不良、肠梗阻等机能低下时起兴奋作用,加强收缩,从而使胃肠运动恢复正常。由此可见该方剂可以解除由消化道痉挛所致的腹痛,而且具有抗溃疡作用[7]

10.4 对肝胆功能的影响

君药青蒿中的黄花蒿水煎氯仿提取物对大白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黄芩具有保肝利胆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及黄芩素、黄芩苷可促进胆汁分泌,抑制胆红素升高;黄芩酮可增强肝GSH-Px及SOD活性,降低LPO水平,因而可显著抑制ALT、AST的升高,对肝脏有保护效果。茯苓所含新型羧基甲基茯苓多糖可减轻肝损伤及其代谢障碍,使ALT下降,连续应用可使肝脏再生速度明显加速,使肝脏重量明显增加,并能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促进纤维组织吸收,具有抗肝硬化作用陈皮有利胆作用,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ALT、AST。青黛中所含靛蓝有一定保肝作用陈皮有利胆作用甘草酸化合物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甘草甜素可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并能减轻组织间质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再生,从而降低肝硬化发生甘草酸有抗氧化作用,并抑制Ca2+内流,甘草酸直接抑制磷脂酶A2,从而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各种蛋白酶及ALT、AST的释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由此可见该方剂对肝、胆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7]

10.5 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青蒿所含青蒿素心肌收缩和心率抑制作用,使冠脉血流减少而产生一定的降压作用,但是青蒿素能明显对抗乌头碱、冠脉结扎所致心律失常,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ST及T波的心电缺血性改变,青蒿素心脏的影响常因浓度及剂量不同而各异。臣药黄芩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血管刺激血管感受器而具有降压作用黄芩具有明显的利尿效果,因而可减轻心脏前负荷;黄芩所含多种黄酮对血小板聚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等能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黄芩素、黄芩苷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酶转化为纤维蛋白,对内毒素所致DIC黄芩的醋酸乙酯、甲醇或水提取物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半夏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茯苓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与其所含茯苓素有关,茯苓素能拮抗醛固酮活性,对Na+-K+-ATP酶和细胞中的总ATP酶有显著激活作用,从而促进机体的水盐代谢茯苓的多种提取物均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作用,还可大大减轻心脏前负荷;其利尿作用肾炎水肿最明显,这可有利地缓解肾炎循环瘀血。小剂量陈皮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抑制心脏(本方剂用量偏小),这可对抗青蒿黄芩作用,同时陈皮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甘草酸抑制磷脂酶A2活性及血小板聚集作用,而磷脂酶A2抑制后可使溶酶体稳定而保护自身溶酶体释放酶,修复溶酶体的机能障碍,防止脂质沉积于血管壁,从而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甘草使血中胆固醇降低,甘草酸单胺也有显著降低胆固醇、P-脂蛋白及乙酰甘油酯的作用,因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甘草能缩小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的范围;甘草的多种提取液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甘草中的异甘草素、甘草黄酮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枳壳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泵功能,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同时具有升高血压、抗休克作用[7]

10.6 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青蒿所含青蒿素对正常动物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浆cAMP含量均无影响,而对皮质激素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青蒿素可使降低的淋巴细胞转率升高,又可使升高的血浆cAMP降低,在高疟原虫血症时,又可使低下的血浆cAMP升高;蒿甲醚能增加脾脏重量,促进脾Ts细胞增殖功能,从而起到抑制IgG作用;青蒿素可使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青蒿琥酯可使脾脏产生抗体能力增强,还可促进Ts细胞增殖,抑制TE细胞产生,阻止白细胞介素及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臣药黄芩稳定细胞膜抑制组胺5-HT释放,减少慢反应物质(RS-A)的含量,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具有抗过敏反应作用黄芩苷对巨噬细胞NK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低剂量促进之,高剂量抑制之;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黄芩多糖剂量促进之,高剂量抑制之;黄芩苷对RBC免疫黏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佐药半夏所含多糖具有较强的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活性。陈皮水煎醇沉液可显著增加血清溶菌酶含量、血清血凝抗体滴度、心脏血中T淋巴细胞E玫瑰花形成率,但对T淋巴细胞转化有抑制作用茯苓既有增强细胞免疫又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其中茯苓多糖和羟乙基茯苓多糖内外试验均能增强细胞免疫反应,体外试验时可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加20~28倍;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可使吞噬细胞吞噬率增加35.5%,吞噬指数增加58%,并能拮抗醋酸可的松对腹腔内吞噬细胞功能抑制;巨噬细胞对处理抗原活化补体均有重要作用;同时羧甲基茯苓多糖还能使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结重量明显增加。青黛胸腺T淋巴细胞脾脏T淋巴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其所含靛玉红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枳壳具有抗过敏作用甘草除具有抗过敏作用外,甘草酸腹腔内注射液可显著增加脾脏胸腺的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同时可激活淋巴细胞的增殖,使抗体产生显著增加;甘草Lx可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生成,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甘草多糖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甘草次酸可升高T淋巴细胞比率;甘草甜素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β-甘草次酸人体补体经典途径抑制剂。由于上述对免疫功能作用,该方剂对急性黄疸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等有免疫机制参与的疾病大有益处。[7]

10.7 抗癌作用

君药青蒿所含青蒿酸及青蒿β的4种衍生物A、B、C、D对多种细胞株细胞毒作用,依不同浓度而对白血病细胞肝癌细胞胃癌细胞有不同的抑制作用黄芩乙醚提取物对L1210细胞细胞毒作用,其所含白杨素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半夏通过活化多形核细胞导致肿瘤破坏而具有抗癌作用茯苓一方面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另一方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监测系统,从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青黛中的靛玉红肿瘤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甘草酸能增强细胞解毒能力和抵抗力,甘草次酸衍生物甘草酸钠对子宫癌、直肠癌膀胱癌等均有抗癌作用,对肝细胞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从而具有抗肝癌作用[7]

11 歌诀

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7]

12 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

13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8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5.
  4. ^ [4]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84.
  6. ^ [6]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84-85.
  7. ^ [7]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85-8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