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逆证

中医证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qì nì zhèng

2 注解

肝气逆证   证名。因肝气上逆或横逆所出现的证候。《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肝气逆则面青多怒。”《类证治裁》卷二:“胁痛吐血者,肝气逆也,化肝煎。”卷二:“怒郁肝气逆,解肝煎。”《西溪书屋夜话录》谓肝气逆上冲心,热厥心痛者,宜泄肝,药用金铃子延胡、吴萸、川连。兼寒去川连,加椒、桂;寒热俱有者,仍入川连,或再加白芍肝气上逆冲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者,宜抑肝,药用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肝气横逆乘脾,脘腹胀痛者,治宜培土泄木,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白芍木香肝气乘胃,脘痛呕酸者,二陈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铃子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肝气逆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肝气逆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肝气逆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