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火棉胶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án xìng huǒ mián jiāo

2 英文参考

collodion elastique

3 药品标准

3.1 正式名

弹性火棉胶

3.2 汉语拼音

Tanxing Huomianjiao

3.3 标准号

WS-493(X-385)-98(2)

3.4 拉丁文或英文

Flexible Collodion

3.5 主要活性成分

含火棉应不得少于7.7%(g/g)。

火棉 80g

樟脑 20g

乙醇 181g

蓖麻油 30g

乙醚 689g

全量 1000g

3.6 性状

极易挥发的浓稠液体;有乙酸樟脑特臭,遇火极易燃烧。

3.7 鉴别

(1)取摊成薄层,露置空气中,使乙酸自然挥散,即成一种透明有韧性的薄膜,薄膜具有樟脑特奥;点火,即迅速燃烧,火焰呈黄色。

(2)取,加等容量的水,火棉即成胶粘纤维状的物质析出。

3.8 检查

酸度 取5ml,加等容量的水,振摇,滤过,滤液遇石蕊试纸不得显酸性反应

乙醇量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ⅦE)规定

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含有1%氢氧化钾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5%;柱温为50℃,理论板数按乙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乙醇峰与乙醚峰及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校正因子测定取正丙醇适量、加乙醚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0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无水乙醇约0.1g,精密称定,置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乙醚至10ml;摇匀,取1~3ml注入气相色潜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取约0.45g,置预先精密称定的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迅速密塞,精密称定.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摇匀,使溶融,再加乙醚至10ml,振摇,离心后,取上清液1~3m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含乙醇量应为15.0-21.0%(g/g)。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ⅥA)在25℃时为0.790—0.810。

3.9 含量测定

取约3g,精密称定,置预先干燥恒重的砂芯苷埚中,缓缓滴加石油醚(30-60℃)25ml,边滴边搅拌,滤过,残渣石油醚洗涤3次,每次10ml,洗涤时搅拌并挤压残渣,滤过,残渣挥尽石油醚后,在105℃干燥恒重,即得供试量中含有火棉的重量。

3.10 作用与用途

保护药,用于保护外伤创口。

3.11 用法与用量

3.12 注意

1.化脓性伤口及对化妆品过敏者禁用。

2.外用药,不能内服或进入眼内。

3.易燃,不宜放置火旁。

3.13 剂量

光行伤口清创然后药物涂于伤口,待其自然干燥即可,用量以能盖伤口为宜。

3.14 标示量

3.15 类别

3.16 制剂

光行伤口清创然后药物涂于伤口,待其自然干燥即可,用量以能盖伤口为宜。

3.17 规格

5g/支

3.18 贮藏

避火,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3.19 有效期

暂定一年。

4 弹性火棉胶介绍

4.1 药品类型

化学药品

4.2 药品名称

弹性火棉胶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非处方药药品。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用于小伤口(割伤、擦伤、甲剥离及冬季皲裂)的保护。

4.9 规格

(1)10克;(2)5克;(3)2克

4.10 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先对伤口清洗然后药物涂于伤口,待其自然干燥即可。用量以能盖住伤口为宜。

4.11 禁忌

化脓性伤口禁用。

4.12 不良反应

罕见过敏反应

4.13 注意事项

1.伤口如有渗血或渗出液,难以敷药,应先将伤口擦净,揩干,然后敷药

2.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如口、鼻黏膜)。

3.用后盖紧瓶盖,放于阴凉处,并注意避光;尤其是不能接触火源。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不能与水混合。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 药理作用

本品涂于皮肤能形成一层薄膜,从而防止尘污和细菌对伤口的侵蚀,并能隔水和促进伤口愈合。

4.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介绍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