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中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经外奇穴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zhōng

2 英文参考

qi strok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 parapoplex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气中:1.类中风之一;2.经外奇穴名。

4 类中风证之一·气中

气中(qi parapoplexy[1])为病证名。又称中气[1][2]。是指七情气结,或怒动肝气气逆上行,以突然仆倒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手足拘挛,但口内无痰涎声等为常见症的类中风[2]类中风证之一种[2]

4.1 病因病机

多由七情气结,或怒动肝气气逆上行所致[2]

4.2 症状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论诸风气中:“因事激挫忿怒而不得宣泄,逆气上行,忽然仆倒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手足拘挛,其状与中风无异,但口内无涎声。此证只是中气,不可妄投取涎发汗等药,反生他病。但可与七气汤分解其气,散其壅结。”

4.3 治疗

医宗必读·类中风》:“但风中身温,气中身冷,……急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以八味顺气散香附,或木香调气散。”

5 经外奇穴名·气中

气中经外奇穴[3][3]。出《医学纲目》。亦称气冲[3]

5.1 标准定位

位于脐下1.5寸,腹中线旁开1.5寸处,左右计2穴[3]

位于脐下1.5寸,再旁开腹正中线1.5寸处[3]

5.2 功能主治

主治腹痛肠鸣、妇人血弱气喘[3]

主治妇人血弱气喘腹痛肠鸣[3]

5.3 刺灸法

5.3.1 刺法

一般直刺1.0~2.0寸[3]

直刺1~2寸[3]

5.3.2 灸法

可灸[3]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3]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0.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气中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气中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气中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气中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